1月9日,位于宁波市镇海区的宁波市水务环境集团岚山净化水厂内,5.9MWp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完成铺设并网发电。
岚山净化水厂是目前宁波市规模最大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日污水处理量达35万吨,24小时不间断运行,是个不折不扣的能耗大户。为响应“减污降碳”号召,该厂去年引进光伏电站项目,在厂内增设了一个大型“充电宝”。
该光伏项目占地约6.9万平方米,按照“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方案,共安装光伏组件10852块。项目于去年6月启动,涉及27台逆变器、3个箱变,共同汇入10kV开关站,共建设7500米桩基、800米10kV集电路线。
该光伏项目全面投入运营后,预计年平均发电量可达到554万度。该项目相对于火力发电每年平均可节约1707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03吨、二氧化硫排放166吨、氮氧化物排放15.8吨,有力推动区域减污降碳。
岚山净化水厂主要是污水处理单元,多为大跨度水池类结构。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不影响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除了在现有的部分建筑物屋顶上布置固定式光伏组件外,在二沉池、生物池上方则采用柔性支架安装组件。
半空中,光伏板整齐划一地排列在厂区上方,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将光能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电能;光伏板下,城市废水经过处理变废为宝,再生水作为“城市第二水源”致力于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为城市“解渴”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面发电,下面兼顾生产,一地两用,资源共享。”岚山净化水厂相关负责人介绍,“光伏发电不仅不会影响生产,还可以对二沉池进行遮挡,能有效抑制池内水体藻类生长,降低人工清理频率;立体安装方式不仅满足厂内日常稳定运行和检修维修作业要求,还实现了土地及空间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真正意义上体现了‘水光融合’的理念,是‘光伏+’模式的经典应用。”
光伏电站的建设为净化水厂注入了可再生能源,巧妙地应用太阳能资源,同时实现了对非可再生化石资源的有效节约,大幅度减少了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另据了解,宁波市水务环境集团新周净化水厂也有一个同等规模光伏项目正在试点推进。项目建成后,两家净化水厂的光伏设施每年可为宁波市省电约1134万度,减少碳排放约9826吨,产出的电能可满足约5600多户家庭的年用电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