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北京空气质量好,我们家光伏发电赚了1035元。”近日,记者跟随由中国行业报协会组织、英大传媒集团承办的“新春走基层”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前疃村,当地村民贾旭峰看着屋顶的光伏板对记者说,“我身边的亲戚和村里村民,都安装上了”。
前疃村房屋屋顶的光伏板,在积雪和大红色中国结映衬下格外鲜亮。
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前疃村位于城市副中心东南部,村域面积970亩,森林覆盖率70%。目前,村民住户130户,常住人口276人,2019年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2023年成为社区级源网荷储协同联动示范村。
“目前,村民上网电价为0.36元左右。2023年全年,全村光伏全年发电量约为101万千瓦时,绿电占比达到51.3%,全年减少碳排放约610吨。”随行的国网北京电力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
据介绍,为有效保障光伏消纳并网,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对前疃村变压器进行了增容改造,供电容量由1260千伏安提升至2000千伏安,攻克了交直流混联微网、分布式光伏群调群控等技术难题,建设了交直流混联微电网系统,形成了各供电台区光伏消纳的互相支援和互联互通,系统解决了高密度光伏就地就近消纳问题,有力保障了用户光伏负荷全部并入电网,全面打通了电能互联微循环。
前疃村的交直流混联微电网系统。
“用光伏发电,家里用电稳定吗?”记者问。
“我们村的光伏发电,不仅村民得到了实惠,用电也更稳定了。”贾旭峰说得颇为开心。
“交直流混联微电网系统,解决了村民日常绿色用能体验。此外,我们还为前疃村配置了两台大容量储能移动车,总容量达到300千瓦时。”国网北京通州供电公司副总经理马文营,站在交直流混联微电网系统前向记者介绍说,“村民的光伏发电自发自用,多余的发电量还可以充入储能移动车。当发生突发应急情况,全村失去外部电源供应,可以实现储能发电车的快速接入,迅速恢复全村办公、通信、通水、应急照明等重要负荷供电。”
“按计划,‘十四五’期间前疃村还将新增900千瓦光伏建设,预计并网后将减少碳排放约1200吨,为乡村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可靠介入提供示范样板。”马文营表示。
前疃村的交直流混联微电网系统,不仅展示出了农村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新模式、新经验,也展示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进展、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