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信用平台

赛莱默中国市政及分析仪器业务总经理刘冰:践行中国“智”造,持续提升专业服务

来源中国环境网
发布时间1年前

4月18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慕尼黑博览集团与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亚洲旗舰环保展—第25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会上,赛莱默中国市政及分析仪器业务总经理刘冰接受了中国环境报社的专访。

 

中国环境报:请您介绍下公司专注的领域和整体发展情况?

刘冰:赛莱默是全球领先的水技术供应商,专注于水输送、水处理、水监测和检测等领域,帮助市政、建筑、工业及水利等行业客户实现科学用水。近年来,数字化转型成为赛莱默发展的战略重点,未来将继续聚焦智慧水务和更高效节能的数字化产品及解决方案,系统性地发现水循环中的薄弱环节,助力客户更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水资源,实现水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自成立以来,赛莱默一直秉承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创新作为引领公司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赛莱默正与时俱进地进行赛道转换,将更多先进的智慧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于中国市场。当下,我们正在大力推动“一个公司”整体智慧解决方案,以覆盖水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客户提供更大的协同价值和未来增长潜能,成为真正差异化价值的提供者。

中国环境报:请问贵公司此次环博会会带来什么不同以往的展示?有哪些重磅产品、设备亮相,在技术方面有什么新突破?

刘冰:今年我们带来的产品主要聚焦在市政污水处理领域。其中,赛莱默的首发新品  optimyze水泵监测解决方案,是一款为泵、电机、换热器等设备提供健康指导和预测性维护建议的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商业楼宇、制造业、农业、水务等领域。此外,今年是赛莱默旗下飞力“香蕉叶片”推流器诞生40周年,在现场我们也带来了其经典款产品——飞力大型潜水低速搅拌器,它适用于全国各地的大中型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市政雨污水泵站、给排水工程及各类建筑中。

自1984年第一代香蕉叶轮搅拌器诞生以来,我们在此基础上通过创新技术不断赋能产品升级。通过搭载IE3高效电机,以及配备可靠的H级绝缘、真空滴注工艺感应电机,让产品以固定的高效运行速度,为系统带来显著的节能效果。不得不提的是,飞力自适应调节搅拌器也已问世,不仅配置了更高能效的IE4电机,还搭载了智能控制器,我们亲切地称呼它为 “带有智慧大脑的”搅拌器,可做到能耗最小化。

在展会现场,我们还携旗下Sensus、Sanitaire、WTW、Wedeco、Lepold等品牌,带来包括电磁水表、臭氧系统、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曝气工艺优化解决方案等十余款突破性产品。

在污水处理领域,从经典系列的香蕉叶轮搅拌器,到创新技术赋能下的optimyze水泵监测解决方案等新品,赛莱默亲历着污水处理行业从提标改造到提质增效再到智慧化运营,并持续依据客户需求升级产品解决方案,通过融合前沿数字化技术和过往丰富应用经验,打造助力污水处理行业绿色低碳智慧化的高质量产品。

中国环境报:在“双碳”攻坚阶段,如何引领并成就行业新质生产力是个热门话题,请问贵司在这样背景下已经做出了什么行业贡献,接下来如何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刘冰:水务设施是社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字化是实现水系统绿色转型的重要一环。新质生产力和设备更新方案的提出,释放出技术创新赋能高效设备的信号,这也与我们近几年的战略不谋而合。

赛莱默早已从传统的设备制造商转变为一家综合技术提供商。我们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产品,优化设备的能源消耗以及碳排放,比如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开展的海绵机场项目,我们为航站楼设计的一套地源热泵系统,目前产生的可再生能源占整个机场用电量的10%。

为践行中国“智”造市场战略,持续提升中国市场专业服务,去年,我们在上海投入了全新的研发中心 —— 赛莱默中国水科技创智空间,将其作为赛莱默全球的创新基地之一,与南京和深圳两地的研发团队合力,更好地为中国乃至新兴市场服务。同时,新的研发中心将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助推中国水务数字化发展,比如我们和浙江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推出的赛莱默AquaTalk®智慧排水平台,就是一款针对中国城市防汛内涝挑战而打造的智慧产品,目前这一解决方案已在部分城市得到良好应用。

在技术赋能设备升级的同时,赛莱默致力于以技术和服务更全面地解决水问题。去年,我们推出了12个“一个公司” 系列解决方案,包括智慧水厂和污水厂解决方案、矿山整体解决方案、综合漏损控制解决方案、智慧排水及防汛应急管理解决方案等。通过这种“一站式”、端到端的水循环全流程解决方案,我们不仅覆盖水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还促使赛莱默成为真正差异化价值的提供者,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助力中国的转型变革进程。

中国环境报:公司未来的业务布局以及发展方向是什么?

刘冰:正如上面所提,赛莱默将在业务层面进行赛道的调整和转换,不仅更注重数字化赋能业务升级,而且更强调“一个公司”整体智慧解决方案的思路,发力于绿色建筑、工业园区、工业零排及水资源化、水环境综合治理、雨洪管理等领域。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创新技术支持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实现绿色发展和生态环保的深度融合。


地区中国,北京,上海,浙江
(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