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应城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污染防治作为“市之要事”“底线工作”紧抓不放,全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3年,连续五年跻身“中部百强”,从第87位升至第59位;空气质量克服年初不利影响稳回升至正常水平,10个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部达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安全可控,顺利通过省级第二轮生态环保督察。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环保职责履行到位
以学习贯彻夯实基础。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研究落实、检查督办。全年组织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和4次环委会,制发《应城市2023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系列方案文件,推进各地各部门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以部署协调落实工作。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将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统筹部署、一体推进。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涉环境事项69次,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环保议题29次,召开专题会议19次,及时研究重大环保事项。整合资金1亿多元,用于农村黑臭水体、生活污水治理等工程保障,化工园区初期雨水池和应急池、第二空气自动监测站、长江经济带二期自动水质监测站等项目建设。
以督导考核压实责任。发挥市环委会牵头抓总作用,统筹协调,推动地方和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合力。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常态化开展“四不两直”,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对乡镇和部门进行生态环境履职考评,倒逼工作落地。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环保要求贯彻到位
严格环评审批把关。严格执行项目预审制度,所有新引进项目环保部门把关预审,无环保安全隐患再立项实施,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落户。2023年否决污染难管控投资项目7个、近6亿元;腾出空间支持相关企业实施技改扩能、绿色发展。
推进园区循环改造。坚持严格环保监管执法,2023年出动执法人员1878人次,检查企业744家次,发现问题295个,立案查处36起,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7份,有效倒逼各园区及企业持续加大安全环保问题整治,提标升级污水处理厂(站)、开建初期雨水池和应急池,按要求进行雨污分流、超低排放、在线监测等改造,全面提升污染防治水平,顺利通过全省首批合格化工园区复核认定。
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宏宜科技绿色改造升级项目投产运营,年均节约标煤15.7万吨、年减二氧化碳排放27万吨。云图控股投资75亿元打造“卤—盐—碱—肥”循环示范产业链,井矿盐化工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入选全国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应城市成功获批全省首批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试点。
坚持综合治理路径,把环保风险管控到位
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坚持统筹规划和规划统筹,对照省、市规划,编制应城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将全市划分为5个四级片区,确定管控清单,形成发展底图。谋划375个、投资1947.5亿元的项目清单,确保“一张蓝图、两张清单、三个统筹、四化同步”在落地落实、见行见效。
精准实施流域治理。持续推进5个四级流域片区重点入河支流、重点湖泊水生态治理与修复全覆盖,老县河、短港河等河湖水质持续改善,变身群众休闲地、网红打卡地。正组织实施“两河流域”水生态治理及基础设施项目,同步做好5条河流、3个省控重点湖泊入河排污口溯源排查整治,确保流域水环境、水生态安全。
接续开展长江大保护。深入开展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水治理,实施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厂扩能改造,全市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分别提升至2.1万吨、12.3万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90%,厕所革命覆盖率达95%。加强重点湖泊生态修复和保护,数万只须浮鸥、白鹭等珍贵鸟类在老观湖国家湿地公园安家。
坚持专项攻坚行动,把环保污染防治到位
“五源齐控”打好蓝天保卫战。常态化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治专项行动,推进“工业源、扬尘源、油烟源、移动源、秸秆源”五源齐控,全方位抠减颗粒物浓度。如,坚持疏堵结合、禁用并举,整合资金2451万元,对低茬收割、粉碎还田、及时翻耕奖补,从源头减少焚烧火点产生。秸秆禁烧工作在全省现场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
“三水共治”打好碧水保卫战。坚持刚性治标、系统治本相结合,统筹推进企业生产废水治理、居民生活废水治理和生态用水保障。华能应城热电投资1300万元,实施“火电厂循环水去药剂化高效绿色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科技项目,实现“中水循环利用”深度减排;双环投资3000余万元进行污水厂中水回用项目,建成后可回收污水站排水9600吨/日,进一步减少外排水的影响。全市10个地表水考核断面和2个县级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劣Ⅴ类断面全面消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4%。
“城乡统筹”打好净土保卫战。坚持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人居环境安全为目标,统筹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城乡垃圾分类和城乡生活污水治理,扎实开展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投资5600万元完成北十港农村黑臭水体、15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扮靓城市花园河岸、乡村小桥流水,新创成省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村5个,获评全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单位。
坚持严实工作标准,把环保问题整改到位
对标对表全面整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市级分管领导包保督办,各地各部门联动,切实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省委巡视反馈问题5个,全部整改销号;生态环境部8轮大气帮扶反馈问题69个,整改完成67个;省厅“四不两直”检查反馈问题25个,全部整改销号。中央和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共反馈问题117个,已完成整改109个,剩余8个按时序推进,交办信访件79件,已全部办结,未发现反弹问题。
动真碰硬彻底整改。认真对照督察反馈的问题,逐一梳理任务,明确目标,细化举措,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手。如,中央第二轮生态环保督察曝光的西十垃圾填埋场问题,在解决“露天存放渗滤液、排水渠水样超标、渗滤液存量较高”3个问题基础上,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渗滤液封闭收集池、高标准排洪沟渠、规范处理存量渗滤液,彻底消除环保风险。
举一反三长效整改。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案例为戒,统筹推进中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把解决具体问题与普遍性问题、解决当前问题与长远问题有机结合,推动各类问题一体整改、一起解决。如,针对上级通报指出的汉江饮用水源地问题,组织对全市2个县级、24个镇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专项整治,全面做好“划、立、测、治、管”等工作,保障群众安全饮水绝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