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信用平台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发布《新兴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报告2023》

来源中国环境网
发布时间1年前

2023年12月9日,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联合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可持续建设学院、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在迪拜世博园举办的COP28会议上召开“全球新兴经济体碳中和路径研讨会暨新兴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报告2023发布”主题研讨会。《新兴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报告2023》由清华大学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EADs)团队编写。CEADs团队长期关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趋势,聚焦具有巨大排放潜能的国家或地区,核算全球新兴经济体碳排放研究基础数据,旨在为全球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迎接碳中和转型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南南合作提供科技支撑。


报告内容

《新兴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报告2023》包含60个新兴经济体分行业和能源类型的二氧化碳排放清单。此外,报告还提供43个新兴经济体分地区(省、州、联邦主体等单位)的二氧化碳排放清单,关注各新兴经济体内区域间碳排放的异质性。

图片

图1 《新兴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报告2023》封面

图片
图片

图2 《新兴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报告2023》目录

本次报告详实探讨了涵盖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等新兴经济体的碳排放变化动态,依次展示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化石能源碳排放特征、分行业化石能源碳排放贡献等全方面信息,现将新兴经济体国家数目扩展到六十个,时间序列更新至2020年,揭示新兴经济体国家在过去十年中能源消费模式的变化及其对全球碳排放的影响。

报告概览

图片

图3 《新兴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报告2023》报告亮点

1. 亚洲篇典型国家——土耳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4 亚洲篇典型国家土耳其

2. 非洲篇典型国家——摩洛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5 非洲篇典型国家摩洛哥

3. 拉丁美洲篇典型国家——玻利维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6 拉丁美洲篇典型国家玻利维亚

4. 大洋洲篇典型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7 大洋洲篇典型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

报告显示,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秘鲁、玻利维亚和乌干达等国家的化石能源相关碳排放量呈现下降态势。相较于2019年,2020年秘鲁、玻利维亚和乌干达化石能源相关碳排放分别下降了19.3%、14.7%和4.3%。对于玻利维亚来说,2019-2020年天然气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略微下降到6.8百万吨,占化石能源碳排放量的比重达37.9%。此外,2020年石油产品消费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9百万吨,占化石能源碳排放量的比重达60.9%。其中,汽油和柴油是玻利维亚主要使用的石油产品。而土耳其、多哥等国家的化石能源相关碳排放量则在2020年呈现上升态势。电、热、燃气、水的生产是土耳其化石能源碳排放最大的行业。2020年,该行业消费化石能源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为138.8百万吨,占土耳其化石能源碳排放总量的37.5%。紧随其后的是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在2020年占化石能源碳排放总量的22.7%。受益于“一带一路”等政策,多哥近年来工业化发展迅速,电力生产消费化石能源所产生的碳排放从2010年的0.07百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0.61百万吨。相较于2019年,2020年多哥化石能源相关碳排放增加了7%。报告强调在技术转移、资金支持和知识共享等方面国际合作的必要性,特别指出南南合作在支持新兴经济体低碳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主题研讨会

“全球新兴经济体碳中和路径研讨会暨新兴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报告2023发布”主题研讨会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可持续建设学院孟靖教授主持。
图片

图8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可持续建设学院孟靖教授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巴黎协定》提出要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人为排放源与吸收汇之间的平衡,标志着各国亟需转向碳中和目标。为深入了解碳中和进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清华大学关大博教授带领的中国碳核算数据团队(CEADs)专注于碳排放领域长期被忽视的新兴经济体,致力于建设中国及全球多尺度碳排放清单数据库。该报告不仅有效地填补了多个新兴经济体的数据空白,还可有效启发人们更多地关注新兴排放经济体的减排工作,同时也揭示了发达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所应扮演的重要角色。即发达国家不仅要尊重中小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给予其减排的技术和资金援助,其自身还需优先实现碳减排目标。此外,报告不仅能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排放数据体系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推动气候变化领域的南南合作,持续传递中国碳核算数据库“共享共建”的理念,还助力新兴经济体绿色低碳转型,在全球治理格局中发挥积极作用。

图片

图9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教授致辞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关大博对《新兴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报告2023》进行报告解读,他表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趋严峻,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在这一背景下,不断推进低碳经济转型是各国共同的责任和使命。为此,我们发布此次报告,旨在提供有关新兴经济体能源结构和二氧化碳排放特征的最新数据及相关分析,以支持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公众等各界人士了解新兴经济体碳排放的新动态和趋势,以便更好地制定计划及决策。团队在COP26 (格拉斯哥)和COP27(埃及)峰会上,相继发布过新兴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报告2021和2022,已详细呈现50个新兴经济体的二氧化碳碳排放清单及分析。今年,该报告进一步编制了60个国家2010-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清单。报告指出,尽管在2020年疫情期间,多哥、土耳其等国家的化石能源相关碳排放量仍呈现上升态势,对二氧化碳排放增长迅速的中小型新兴经济体来说,仍有优化能源强度以减少排放的空间,需要更积极地加大减排力度。同时,呼吁发达国家应向新兴排放经济体提供经济和技术支持,助力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尽早实现减碳、零碳和负碳。

图片

图10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关大博进行报告解读

圆桌讨论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室主任禹湘主持,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可持续资源研究院副院长Michael Grubb教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能源发展政策Yacob Mulugetta教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地理系地球系统科学方向Mark Maslin教授、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杨雷教授、英国伯明翰大学地理-地球-环境学院可持续转型方向单钰理副教授、阿里巴巴集团ESG策略负责人、罗汉堂可持续发展科学家刘伟博士共同围绕基础数据的重要性以及其与国际贸易、南南合作的重要性展开深入讨论。

Michael Grubb教授在其发言中强调基础数据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及制定有效政策中的核心地位。他着重指出,准确且全面的数据对深入理解各国在能源转型方面的进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南南贸易日益增长的背景下,此报告所提供的详实数据,能与国际贸易数据相结合,从而显著支持南南合作的可持续性发展。此外,他还特别强调数据在揭示和缓解气候变化对经济影响方面的独特价值。

来自埃塞俄比亚的Yacob Mulugetta教授对报告中涵盖的非洲国家排放数据核算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关于碳排放的细致核算有效地填补了许多欠发达国家的数据空缺,为深入了解非洲各国在能源排放方面的具体构成提供了关键支持。Mulugetta教授同时对报告采用的数据众筹模式表示赞赏,并寄望这种模式能扩展至更多国家,促进全球范围内的知识共享和合作。

图片

图11 圆桌讨论环节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可持续建设学院院长Priti Parikh教授做总结发言。她表示已连续三年发布的《新兴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报告》是清华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合作、中英共同助力发展中国家碳中和的成果。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各国气候目标的过程中,应加强多方合作,携手前行。此外,Priti Parikh教授还对未来新兴经济体碳排放报告提出了建议及展望。

图片

图12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可持续建设学院院长Priti Parikh教授总结发言

图片

图13 主办及支持单位团队成员合影



地区中国,北京
(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