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在近日召开的2023年中国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上,广州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广期所)副总经理冷冰在介绍广期所品种市场运行情况时表示:“截至11月24日,工业硅期货日均成交8.5万手,日均持仓11万手,10月日均持仓量约占现货规模(2022年产量)的19%。碳酸锂期货日均成交21.9万手,日均持仓9.7万手,10月日均持仓量约占现货规模(2022年产量)的35%。”
据悉,去年12月22日和今年7月21日广期所分别挂牌上市工业硅和碳酸锂两个期货品种。冷冰表示,工业硅和碳酸锂两个品种上市约3个月后,期现货价格相关系数均达0.9以上,目前两个品种的期现货价格相关系数均在0.97左右。工业硅、碳酸锂期现货走势基本一致,期货和现货价格相关性不断提高,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此外,市场参与者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冷冰介绍说,随着广期所市场培育活动的开展,产业客户对工业硅、碳酸锂期货参与程度逐步提升,法人客户成交和持仓占比较上市初期显著提高,目前法人客户成交和持仓占比均在70%以上。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段德炳表示,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很多与产业紧密相连的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大大拓展了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提高了产业经营者规避风险、稳健发展的能力。工业硅和碳酸锂作为广期所首批上市的新能源品种,将会不断完善定价机制,在未来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进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段德炳表示,中国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逐渐发展壮大,行业当前的外部发展环境和内部经营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化。面对这些新情况、新考验,行业企业必须保持理性,预判风险,超前谋划,主动应对。一是要坚持技术创新不放松,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二是要坚持上下游协同,打造产业命运共同体;三是要坚持底线思维,提高抵御风险能力;四是要坚持产融结合,用好风险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