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信用平台

两项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文件征求意见

来源中化新网
发布时间2年前

  中化新网讯 为切实提高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碳排放数据质量,完善数据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强化数据质量日常监管,生态环境部近日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核算报告指南》)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 发电设施(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核查技术指南》)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据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运行过程中,碳数据质量管理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别在碳排放核算与排放报告核查方面,存在核算技术规范繁琐,部分参数计算复杂,核算边界不清晰,核查难度大,核算报告核查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仍需进一步提高,碳排放核算质量控制体系亟待健全等问题。

  他进一步指出,《核算报告指南》用于指导排放企业核算和报告发电设施相关排放数据和信息,进一步完善了企业数据质量控制计划内容,对数据确定方式进行补充;结合强化管理要求,对企业数据内部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内容进行细化。具体而言,《核算报告指南》优化更新的内容主要涵盖压缩核算技术参数链条、强化数据质量控制计划、强化存证与日常监管、增强相关规定的可操作性等。一是压缩核算技术链条,删除非必要参数,修订后将原指南中核查涉及的公式从27个减少至12个,大大减少了核算、核查与监管节点;二是化繁为简,将需要复杂换算得出的数据替换为直接计量数据;三是通过强化数据质量控制计划作用,来进一步强化数据质量管理要求和细化信息化存证相关要求等;四是在指南技术细节方面综合考虑各类企业计量监测水平差异与碳市场核算管理需求,提升可操作性。

  《核查技术指南》用于指导核查机构对企业核算和报告发电设施相关排放数据和信息开展核查,规定的核查内容与《核算报告指南》规定的核算和报告内容相对应,并梳理出18个关键参数,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各个参数的详细核查方法,既明确了核查人员的“规定动作”,也明确了其在必要的情况下的“自选动作”。

(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