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品牌快餐肯德基官方网站显示,肯德基宅急送外送费官方定价即日起从9元下调为6元。与此同时,肯德基将酌情收取打包服务费。消息一出,便引发网友关注与热议。
肯德基官方客服回应表示,“为了更好地提升外送产品的服务体验,对外送保温袋进行了保温升级,并提供专人打包服务,会根据点的餐点酌情收取打包服务费。”
结合网友晒单发现,外送套餐包装确实由以往的纸袋换成了内胆为铝箔的保温袋。虽然有一定的保温效果,但网友吐槽相比之前外送的纸袋,这种无纺布袋材质的保温袋并不环保。
因为无纺布袋中的“布”并棉制的布,材质主要成分为聚丙烯纤维,是合成塑料的主要聚合物成分。虽然其坚韧耐用、可重复使用,但还同样难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果只使用一次,单个无纺布袋的能耗是一次性塑料袋的17.8倍,碳排放是一次性塑料袋的16.7倍。
引发消费者争议的还有支付较高的配送费外还要支付打包费,消费者认为打包费应是商家正常的经营成本,不应额外收取。而在别的外卖平台记者发现也有收取打包费,只是配送费会比肯德基较低。
其实,收取打包费原本的目的是低碳减排。根据“限塑令”等相关政策规定,商家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所以对外卖商品进行打包时,需要收取相应包装费用。而如今外卖行业滥用包装问题频发,给了商家借各种名义乱收费的可乘之机。比如,今年元旦,盒马就被曝打着“限塑令”环保旗号,有偿收取包装费并搞捆绑消费,网友吐槽其“吃相难看”。
收取包装费的意图也应回归到外卖包装“绿色环保”本身,不能通过捆绑消费去增加不必要的包装负担。部分外卖平台就存在乱收包装费进而造成过度包装的现象。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关于外卖“包装费”的投诉信息就有上百条,其中不乏对过度、重复收费产生包装浪费等“包装刺客”现象进行投诉的。
记者结合地方消费者协会调查发现,目前外卖平台均未对包装费进行相关统一规范,平台通常也无权干涉商家具体的打包收费情况,只是提倡商家适度、合理使用餐具包装,并对商家包装费设置收费上线。
在平台监管相对薄弱的处境下,针对当前外卖平台这种乱收、多收“包装费”的“包装刺客”,消费者应如何应对?
上海央法(蚌埠)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敏指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第十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刘敏律师表示,外卖商家如果在没有告知消费者包装费的计费标准与计费规则以及具体包装标准的情形下,单个商品按件累计重复收取包装费或者自带包装的商品仍收取包装费,便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同时,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商家如果将打包费与餐费“隐藏”捆绑销售,强制消费,会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消费者有权拒绝。
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也表示,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条之规定,国家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反对浪费。绿色消费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并无冲突。
他们呼吁经营者应该探索降低塑料购物袋使用频率的销售策略,而非简单粗暴地统一收费。一方面,在下单时赋予消费者选择权,允许消费者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是否需要使用塑料购物袋。另一方面,由于外卖或者超市外送多是送货上门,可以优化仓储和配送环节,采用能循环使用的包装,进行环保配送,例如可以使用布袋等环保材料配送,待商品送货上门后再由配送人员带回包装袋等。
另外,针对这些“包装”刺客,外卖平台也应自觉主动担负起监管责任,若出现类似情况,消费者还可以向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