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海南核电基地航拍全景图。海南核电刘玄供图
11月3日清晨,随着海南核电基地“玲龙一号”钢制安全壳顶封头顺利吊装就位。最后一块“拼图”成功拼上,标志着“玲龙一号”的关键结构封顶,并全面进入内部安装高峰期。这里正在安装建设的,正是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审查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按计划将于2026年正式投入运营。
日前,由海南省核应急办、海南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核你相约,美丽昌江”第七届核安全文化媒体行活动走进我国最南端的核电基地,近距离探访海南“一号能源工程”。基地内正在建设的项目被称为“三堆共建,双龙齐飞”,其中“玲龙一号”格外引人注目。
发展高效低碳绿色能源经济
海南核电基地位于海南省西北部的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是我国最南端的核电基地。走进核电厂,多用途模块式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机组正在建设中,正值中午,仍有不少工人在工地上忙碌。
据现场吊装工作人员表示,本次吊装完成了钢制安全壳形成整体的最后一步,为已经先期引入的反应堆核心模块、堆内构件、稳压器等重要设备提供了更加完整、可靠的保护屏障。
“玲龙一号”,是“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的简称,是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核反应堆。
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定义,小型堆是指电功率30万千瓦以下的反应堆。“玲龙一号”设计电功率12.5万千瓦,除可用于发电外,还可用于城市供热、工业供汽、海水淡化、石油开采和燃煤热电机组替代等多种用途,适用于园区、矿区、高耗能企业自备能源等多种应用场景。与传统压水堆核电机组相比,“玲龙一号”具有小型化、模块化、一体化等先进革新型技术,具有安全性高、灵活性好、用途广泛等优势。
据了解,“玲龙一号”建成投运后,预计每年发电量可达10亿度,可满足海南52.6万户家庭用电需求。同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8万吨,相当于一年造树750万棵。在国家“双碳”目标下,将有力地促进海南省创新绿色发展,助力海南“清洁能源岛”建设,为海南省提供稳定可靠的清洁能源。
守护核工业安全生命线
核电站安全问题是核电技术推广和应用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民众关注的焦点问题。
“‘玲龙一号'功率小、源项少,应急计划区可控制在厂区边界内,技术上可实现不需要场外应急干预,安全性高。”海南核电有限公司环境应急处处长徐春松表示,“玲龙一号”采用完全非能动安全系统,利用自然现象确保反应堆的安全,事故后可以长期不需要人为干预。自然现象比如说水它受重力影响向低流,而在小堆的设计上,顶部有一个水箱,需要导出余热的时候,可以用重力流下来,把余热带走。
设备结构上,核电站有多重手段确保核燃料裂变反应可控,并且有多重安全措施确保安全,遇到危险时,这些设备可以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让核反应自动停下来。为了防止日常运行过程中放射性物质外泄,海南昌江核电站基地还设置了完备的安全屏障。
“核反应堆共有4道安全屏障,只要其中有一道屏障是完整的就不会发生核泄漏事故。”海南省核应急办副处长唐海平介绍,核反应堆从里到外一共有4道安全屏障,燃料、包壳、压力和安全壳,只要其中一道屏障是完整的,就不会发生放射性物质外泄的事故。按照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的推算,全世界各核电站正常运行对周围公众产生的辐射剂量,与公众个人平均接受的天然本底照射的剂量是可以忽略的。
通过实地参观,媒体记者们对海南核电的核安全建设体系印象深刻。在三联新村的辐射监测子站中,显示屏上显示着实时监测数据,在昌江核电厂周边共有10个这样的监测子站进行日常监测。距离辐射监测子站不远处建有一座应急通信“超级基站”,与其他通信基站不同的是,在应急情况下,它可保障约3000人正常通讯,时间持续7天。
“为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安全,从海南核电项目开工建设以来,海南省核应急办联合海南核电推进省内核安全文化体系、核应急预案体系、核应急能力体系建设。”海南省核应急办副处长唐海平介绍说,目前,核应急体系平稳运转,值班制度有效执行,得到国家核安全局和国家核应急办一致认可。
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离核电站不远处的海域投放了几万枚白蝶贝试养,存活率达95%以上。白蝶贝生长的海域,海水水质必须达到一类标准。核电基地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绘就一幅“绿色画卷”。
在厂区的西侧,记者们被一片状如湿地的排洪区所吸引。之所以称之为湿地,是因为这里滋养了白鹭、白鹡鸰、朱颈斑鸠等各种鸟类,附近村民饲养的水牛正在这片“湿地”上悠闲地吃草。
徐春松认为,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正是昌江核电厂一直努力的方向。因核电厂与棋子湾、海尾湿地公园连成一片,已将自身定位为一个工业旅游基地,目前已向游客们和周边学校、村民开展科普宣传和公众开放活动。
目前核电厂通过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观景台、模拟机房、码头以及核文化展厅等,开展相关科普活动。近两年来,核电厂共接待社会各界游客近两万人(次),让公众可以近距离地了解、“触摸”核电。
“在严格监管和完备应急设施前提下,核电是非常安全的清洁能源。但向公众消除‘误会’还有待时日。目前,昌江核电厂正在积极发挥工业旅游基地的功能,争取开展更多的公众开放活动,积极做好宣传和科普教育工作。”徐春松说。
对海南昌江核电站而言,核安全和核应急文化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终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