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低碳技术征集推广实施方案发布
2月18日,生态环境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重点低碳技术征集推广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国家重点低碳技术征集推广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主要目标、重点方向、保障措施,旨在全面增强低碳技术示范效应,提升低碳技术产业化应用水平,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体检评估报告发布
2月20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体检评估报告(2023年度)》正式发布。这是首次对国务院批复的示范区总规实施进行的全面体检,标志着示范区总规实现编制、审批、实施、体检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推进跨区域一体化空间协同,落实“一张图”全过程管理。
四部门联合印发民用运输机场周围区域民用航空器噪声污染防控行动方案
2月21日,民航局、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民用运输机场周围区域民用航空器噪声污染防控行动方案(2024—2027年)》,作为我国机场噪声污染治理领域第一份综合性文件,阐明了2024—2027年推进机场噪声污染防控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并从4个方面提出13项重点任务。
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发布
2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进一步发挥标准对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提出到2025年,要初步建立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制定200项以上碳达峰急需标准,重点制定基础通用、温室气体核算、低碳技术与装备等领域标准,为工业领域开展碳评估、降低碳排放等提供技术支撑。
财政部印发《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管理办法》
2月21日,为加强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管理,财政部修订印发《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管理办法》,通过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来促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治理资金用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历史遗留废弃工矿土地整治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方案发布
2月21日,为做好野猪等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发布《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方案》,提出在野猪致害防控综合试点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致害防控各项措施。到2025年,野生动物种群健康发展,重要栖息地范围明确,野生动物生境持续向好,生态系统更加平衡稳定,野生动物致害防控法律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工作体系基本覆盖重点区域,致害防控能力有效增强,致害损失基本实现合理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