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信用平台

全国碳市场运行一周年 成果丰硕

来源中化新网
发布时间2年前

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一周年。自2021年7月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取得积极成效,初步构建了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推动企业低成本减排作用初步显现,成为展现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窗口。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表示,全国碳市场运行期间,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有效发挥了碳定价功能。
7月13日,生态环境部召开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会议,全面总结第一个履约周期的运行经验与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要以数据质量管理为重点,加快完善制度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碳市场数据质量日常管理机制。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对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扎实做好2021年度碳排放报告核查和配额分配相关工作,加快建立完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机构和交易机构建设,着力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强政策宣传,推动全国碳市场健康发展,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发挥更大作用。
7月15日,全国碳市场一周年系列活动在武汉举办。全国百余位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各机构代表、碳市场服务机构代表及企业界人士齐聚武汉碳排放权登记结算中心(以下简称“中碳登”),总结全国碳市场建设的经验和成效,共商碳市场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探讨利用碳市场推动湖北产业结构发展、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在签约协式环节中,湖北宏泰集团与八个联建省市共同签署《联建省市共同支持全国碳市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中碳登与各大结算银行共同签署《结算银行资金结算业务合作协议》,武昌区人民政府与各大金融机构签署《金融机构支持全国气候投融资发展合作协议》,中碳登与各行业协会签署《行业协会支持全国碳市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据了解,2021年7月16日-2022年7月15日,全国碳市场共运行52周、242个交易日,累计参与交易的企业数量超过重点排放单位总数的一半以上。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金额84.92亿元。其中,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3259.28万吨,成交额15.56亿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1.61亿吨,成交额69.36亿元。全国碳市场一年来,在碳定价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发挥了市场的指挥棒作用。

地区湖北
(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