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山环水绕,城中见山通水。蓝天白云下,清水荡漾,绘就一幅江南水乡新画卷,美不胜收……
2023年以来,温州市生态环境局紧紧围绕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主题,坚持以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健康为核心,持续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动,持续做大水产业,推动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迭代升级。一幅人水和谐的大美画卷正在温州徐徐展开。
持续攻坚
全市整体水环境感官良好
“从这个场地来讲,水质、设施都是迄今我见过的非常好的一个龙舟赛场。”亚洲龙舟联合会主席、中国龙舟协会主席范广升高度评价了亚运会龙舟赛场。亚运比赛期间,温州龙舟湖作为杭州亚运会龙舟项目赛场,给各国来宾留下了深刻印象。
好评如潮的背后是一系列攻坚举措。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围绕“碧水迎亚运”工作主线,全面构建“1+2+38”保障体系,为该市顺利承办亚运龙舟赛事提供最优水环境保障。其中包括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一次迎亚运“千人百日”治水攻坚行动,成立市、县两级工作专班,攻坚推进“六大举措”,加快实施一批治水工程,集中攻克一批治水难题,确保全市整体水环境感官良好。
2023年以来,温州乐清市蒲岐国控断面水质明显改善并趋于稳定,断面水质持续稳控在Ⅲ类。这是全市断面水质提升的缩影。2023年,全市国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交接断面达标率保持100%;省控及以上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达到93.8%,较2022年提升了3.8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列全省第一,创下历史最好成绩。
这得益于精准施“治”,围绕断面水质“达Ⅲ消Ⅴ”目标,温州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开展水环境质量“奋战100天、打好翻身仗”攻坚行动,指导实施10个国省断面“一点一策”精准治理。此外,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对断面实现常态监“管”,及时将水质变化情况和存在问题报送给各级河长,2023年9月份以来累计发送温馨提醒函50余份。
与此同时,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坚持问题断面水质“一日一测”“半月一督导”“一月一通报”,累计现场督导60余次,发送通报12期,联合温州市委督查室开展断面水环境问题县级自查、市级核查工作,完成问题排查88个。
聚焦解决群众身边突出“水”问题,温州市生态环境局筛选提出15件涉水民生实事清单,包括整治有异味的河道、修复有破损的管网、水生态修复治理等内容,将“问题清单”变为“履职清单”,努力把水环境的“痛点堵点”变为“亮点景点”。
“点”水成金
激发生态新动能
走进苍南县沿浦湾,滩涂上的红树林郁郁葱葱,树上白鹭翔飞,岸边还晾晒着一排排紫菜,一派怡人的景象。
近年来,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扎实推进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持续加大沿浦美丽海湾建设国家试点培育帮扶力度,协助苍南开展沿浦湾美丽海湾建设“把脉行”试点。从试种起步,开展综合整治、滩面治理、宜林生境改造等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项目,通过补种扩展,红树林“北进军队”逐渐壮大到千亩规模。2021年,苍南又开始实施“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为这片“海上森林”增添了350亩红树林。
如今,沿浦湾红树林总面积已达1558.25亩。在沿浦湾红树林种植区域,海洋生物多达358种,迁徙、停留的国家二级以上保护鸟类20余种。
除了助力生态环境修复,红树林还带来了更多的经济价值。生态养殖基地的建设每年为当地村集体增收。去年9月30日,苍南县沿浦镇完成首笔渔业碳汇交易,据统计,沿浦湾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约9000吨,按照市场交易每吨约80—100元的价格,蓝碳市场充满潜力。
在温州,依托优质水环境实现产业透“绿”、民众添“金”的例子不胜枚举。文成县依靠丰富的水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与水质,成功引进“娃哈哈”等水制品头部企业,水制品、健康食品等主导产业渐次铺开;瑞安市则以飞云江为轴,坚持“一城两镇、一带三线”发展战略,利用浙江省最长的跨江堰坝——滩脚堰坝和“淡水沙滩、幽谷逸林”优势资源,配备主题酒店、水上运动等旅游设施,建设以“水”和“慢”为主题的“水上慢城”,将水资源转换为“水经济”......
如今,温州正积极培育水产业,盘活水资源,激活水优势,开发多样化“涉水产品”,促进“水资源﹢”产业发展,释放强大的生态价值。
因水而美
扮靓和美乡村
走进平阳县万全镇周垟村,一幅恬静安逸的浙南水乡图景在眼前展开:白墙黛瓦的民居,干净整洁的道路,自拍打卡的游人……
谁能想到,多年前,周垟村还曾被评为平阳县最脏村。脏的不仅是房前屋后的居住环境,还有河道湖面的水体环境。一场轰轰烈烈的整治拉开序幕。这是平阳县深入贯彻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动和温州市《关于高质量推进“五水共治”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意见》,着力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的一项重大举措。
令人惊喜的是,乡村颜值换来产值。2023年“五一”期间,“诗画水乡·宋韵万全”文化旅游节在周垟村举行。活动期间,该村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门票、农产品等收益达50多万元。
以水为媒, 因水而美,温州绘就水美乡村新画卷的案例比比皆是。乐清通过水上碧道建设,贯通了淡溪镇四都溪沿线村庄,串珠成链打造“溪路踏歌”美丽风景线,实现美丽河湖水上碧道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融合,带动乡村生态农业、民宿、文创等产业发展;瓯海区丽岙街道通过以“侨”为“桥”,用“侨力量”反哺家乡,以河湖治理为推手,促进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提环境、造美景,实现河湖环境和街容村貌的大变样......
下一步,温州将继续深入践行人民城市和公园城市理念,吹响“强城行动”集结号,高质量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打造全域大美美丽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