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品与服务关于我们联系方式
反馈
登录
注册
登录
注册
三
中国碳信用平台
最新资讯
在线数据库
报告
分析工具
个性化服务

枣庄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环境网
发布时间:1年前

近年来,枣庄市薛城区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论,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努力将城市打造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家园,获评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图为薛城区临山公园美景。

“连续两年获得山东省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优秀’等次;在全国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中获评表现突出集体;美丽枣庄建设取得新突破,薛城区获评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一项项成绩,振奋士气,鼓舞人心,是枣庄市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见证。

2023年,枣庄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目标,系统构筑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聚焦主责主业 改善环境质量

枣庄市生态环境局聚焦主责主业,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

围绕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生活源开展“四源整治”,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项攻坚”。深入推进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强化协同管控,发挥11个市级部门行业督查专班作用,组建6个帮扶组下沉区(市)开展驻区帮扶督导。做好全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专项督察转办事项办理,推动突出问题整改到位。

实施一线作战法,成立一线指挥部,科学研判会商、精准指导治污。坚持每日会商研判,深入实施快速联动,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快速联动机制,及时解决大气问题9000余个,消除高值问题484个。2023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连续三年优于省下达年度目标10%以上,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64.1%,较2022年省内排名进步3个位次。

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系统保护,全面聚焦“源头防控、重点工程、横向补偿”三大工程,实施45项年度南四湖水污染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将全市28个重点河流断面水质纳入15个镇(街)考核,推进横向生态补偿向镇(街)延伸。9个国控、省控断面水体优良比例达到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坚持以用为主、以治为要、以农为本,探索构建“1+4”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和技术工艺,完成895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典型治理经验在全省推广,在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培训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提升服务水平 护航绿色发展

枣庄市生态环境局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持续改革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出台环评服务保障工作措施12条,明确强化重点项目环评服务保障等四大项管理要求。2023年,全市省、市、区级重点项目环评手续办结率达100%,2024年以来,省、市级重点项目环评手续办结率达到81%,让项目赢在“起跑线”。持续深入开展“优化服务、包镇联企”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实际行动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创新构建“无事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严惩恶意违法,送法律、送政策”的“三不一严两送”监管服务模式,将178家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正面清单,以在线监控、用电监管、无人机等多源非现场执法为主,做到监管无感知。优化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工作程序,增加36条免罚减罚事项,免罚轻微违法行为企业45家(次)。强化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推进“两打”行动,对环境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

探索建立碳排放指标收储、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权使用和交易制度,被列入全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发挥改革“关键一招”作用,积极争取试点示范,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入选国家第二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山亭区被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列入2023年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试点地区;台儿庄区建成、试运行全省首个政府主导的碳资产管理平台。

坚持数据赋能,推进监管创新,打造“一中心、一平台、N应用”的智慧环保平台,建立污染防治快速联动机制。市级大气治理智慧平台“一键触达联动治污”被评为全市智能社会治理项目优秀案例,滕州市智慧环保平台入选全国“智慧环保十佳创新案例”。狠抓县级执法监测能力提升,市区两级投入1300余万元配置仪器225台(套)、改造实验室3100多平方米。全市县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在全省率先全部取得CMA资质,执法场所标准化建设正在加快升级。

坚决守牢底线 淬炼铁军精兵

枣庄市生态环境局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强化作风建设和责任担当,健全生态安全体系,锻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努力提高战胜各种风险挑战能力,坚决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出台《枣庄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研究制定“无废学校”等7个“无废细胞”评价指标,完成40项“无废细胞”创建工作,以点带面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开展全市环境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核与辐射安全隐患排查、危险废物起底式拉网式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累计排查整改问题640个,全市2000余家企事业单位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风险应急应对能力明显提升。建立健全风险源、风险物质和应急物资“三张”清单,更新发布58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

扎实深入开展全系统主题教育,常态化推进党员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开展“三优”提升行动,整合市、区两级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和机构建设,探索建立“综合执法支队+市区大队”帮扶机制、“日常监管+综合执法”协同衔接机制,不断激发监管治理新动能。实行差异化考核,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引导干部职工有激情、在状态、干实事、比贡献。在生态环境部第五轮次和第十轮次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行动中,枣庄市分别获得全国第一名、第二名;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中,荣获表现突出集体;在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中,枣庄市荣获集体二等奖,两名同志个人总成绩分列男、女参赛队员第一名。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枣庄市生态环境局将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按照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提质,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不断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坚决防范化解重大生态环境风险,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努力谱写美丽枣庄新篇章。

地区:山东
赞(0)
收藏(0)
Facebook
Twitter
Weibo
logo_kcomber
©2023~2023 Kcomber,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