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信用平台

以生态环境法治力量守护大美青海

来源青海省生态环境厅
发布时间1年前

近年来,省生态环境厅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始终牢记“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重大要求,全面落实“一规划两纲要”及青海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我省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以来三次获得优秀。

一是法治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持续强化生态环境立法,配合省人大颁布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参与起草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推动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开展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试点工作,强化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全面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应用,推进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制定区域交叉检查、执法人员考核奖惩等制度,促进执法工作提质增效。全面加强危险废物监督管理,制定完善“1+18”项政策文件,着力补齐监管短板漏洞。开展黄河生态保护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推动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建立行政执法与公益司法协作机制,甘肃省建立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联动机制,持续筑牢美丽青海建设的法治保障。

二是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将部分辐射安全许可审批权限下放至市州,简化环评办理流程,压缩环评审批时限。强化环评要素保障,及时完成格尔木南山口、哇让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省级重大项目环评审批。强化“监管+服务”模式,推进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工作,提升监管效能。推行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对守法企业做到无事不扰,减轻企业负担。制定印发助企暖企生态环境服务工作方案和政策口袋书,通过开展进企帮扶、环评要素保障、法规政策宣传解读、环保项目帮扶、生态环境监管优化等“五大行动”,着力解决企业生态环保问题省级平台转办的17个生态环境领域助企暖企问题已全部办结

三是持续推动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在全国首创纪检监察监督和生态环境监管贯通协同机制,不断强化政治监督。配合省委开展湟水河沿线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有关问题专项巡视,开展坚决打好湟水河水质攻坚战行动,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暗访督察和节假日夜查,全力推动问题整改全力推动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率达到87.5%,黄河流域警示片2021年9项问题完成整改、2022年11项问题整改完成10项,自我加压开展两轮黄河“体检”行动,第一轮整改完成率92%,第二轮整改进度为61%。全覆盖完成省级生态环保例行督察,414项整改任务完成80%,95%的群众认为近5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木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推动实施全省工业企业废水晾晒蒸发排放场排查整治工作专项行动和巩固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三年行动,着力从根本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四是全民生态环保意识显著增强。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海的生动实践,高质量协同举办第三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为契机召开专场新闻发布会。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六五环境日等系列宣传活动。持续推进保护青海湖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你我齐动手 扮靓青海湖—2023年小垃圾大民生 净好青海湖”行动主题宣传活动,举办“建设生态文明高地—巾帼在行动”等公益宣传活动,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坚持把普法融入到执法、服务、管理的全过程,做好释法析理,引导社会公众依法办事。强化普法阵地建设,完善“青海生态之窗”观测点位,累计接待4000余人,成为美丽中国建设成果重要展示窗口。加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玉树州、河南县等11地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贵德县、玉树市等6地获评“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全民生态环保意识、节约意识显著增强。

下一步,省生态环境厅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和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围绕美丽青海建设目标任务,认真落实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的要求,以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为抓手,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抓好生态环保督察执法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切实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生态环境法治力量守护大美青海。


1
地区中国,河南,甘肃,青海
(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