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品与服务关于我们联系方式
反馈
登录
注册
登录
注册
三
中国碳信用平台
最新资讯
在线数据库
报告
分析工具
个性化服务
通过关键字查询:
查询
新闻统计
或者,按地区、行业或新闻时间过滤我们的产品:
地区
行业
一个关键字加上过滤器将缩小您的搜索范围.
为何这里成为全国首个“零碳港口”?
10月15日,山东港口渤海湾港集团潍坊港荣获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颁发的《碳中和评价证书》。至此,潍坊港全港口范围内实现了“碳中和”,标志着全国首个“零碳港口”在山东省潍坊市建成。为何潍坊港成为全国首个?山东港口潍坊港位于渤海湾南海岸,岸线长5382米,是潍坊市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临港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节能低碳研究室主任李海波表示:“潍坊港拥有丰富的海洋、风能、光能等资源,且整体规模、能耗适中,是建设‘零碳港口’的良好试验场地。”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资源,潍坊港围绕能源供应多能互补、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能效提升技术应用、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升、运输结构调整优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生态碳汇能力提升、低碳管控能力提升8个方面,全力打造“零碳港口”。今年3月,山东港口潍坊港发布“零碳港口”创建方案,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向山东港口渤海湾港集团潍坊港颁发承诺性碳中和证书。“前期,我们对潍坊港生产经营阶段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量化和抵消过程进行了评价。”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山东公司总经理王睿智介绍,潍坊港完成了对温室气体排放总量9010.62吨二氧化碳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交通银行行长张宝江:转型金融发展潜力将远超绿色金融
“转型金融是银行业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大行顺应全球ESG发展趋势,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体现。”交通银行行长张宝江今天在出席“2024 ESG全球领导者大会”,发表演讲时指出,要把握银行业推进转型金融的着力点,现阶段银行业可以在参与转型金融标准制定、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服务企业开展碳核算等方面积极作为。张宝江在演讲中指出,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大行顺应全球ESG发展趋势,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体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金融政策和标准体系,将支持“绿色发展”扩展为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对金融支持低碳转型作出了最新的部署。近年来,商业银行积极支持新能源等低碳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6月末,全行业绿色贷款余额达34.8万亿元,是“十四五”期初的2.9倍。与此同时,支持高碳行业向低碳转型的转型金融即将进入发展快车道。中国经济结构中碳密集行业占比较高,需要转型的经济活动占90%,转型金融发展潜力将远超绿色金融。在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的领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玉溪高新区扎实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成功上榜云南省首批零碳园区创建名单
近几年来,云南省玉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玉溪高新区)立足实际探索创新,坚持“零碳”思维,突出绿色赋能,扎实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玉溪高新区加快培育以卷烟及配套、生物医药、新能源电池3大主导产业为优势产业的全绿色产业体系,搭建了“电可维”能源及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成立了全省首个低碳服务中心,打造了零碳产学研基地。2022年,高新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仅为 0.070 吨标准煤/万元,碳排放强度仅有0.119 吨二氧化碳/万元,远远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先后荣获“国家级绿色园区”“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云南省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区”等称号。2024年5月,玉溪高新区上榜云南省首批零碳园区创建名单。强化科技引领,17户企业投运VOCs治理设施 玉溪高新区坚持鼓励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开展绿色技术开发应用,为全区绿色发展、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内生动力。园区内的健坤生物、猫哆哩等企业通过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引领行业绿色发展;红塔集团深入研究烟草降焦减害技术,赋能卷烟产业绿色升级;中汇电力运用工业互联网思维,依托大数据技术,自主研发配电智能运维服务平台,构建了“状态监测+能耗分析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万里山河更加多姿多彩
三秦大地,巍巍秦岭云海翻腾,黄土高原由黄转绿。陕西胸怀“国之大者”,牢牢守好生态底线,全省森林覆盖率达45%以上。赣鄱大地,襟江带湖,群山苍郁。江西扎实推进美丽江西建设,奋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长江干流江西段10个断面、赣江干流33个断面保持Ⅱ类水质。八闽大地,山海相依,入目是绿,抬头是蓝。福建坚持走生态优先、陆海统筹的绿色发展道路,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以约占全国3%的人口、1.3%的土地、3%的能耗,创造了全国4.3%的经济总量。彩云之南,碧水青峰,万物生机勃勃。云南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探索生态价值与经济效益双赢,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上半年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2%。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大江南北,锚定目标,真抓实干,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发展迈出重大步伐,共同绘就美丽中国画卷。护绿扩绿,全力守好生态家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站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北京顺义:积极将“碳评”纳入工业项目环评
近日,北京市顺义区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科收到一面印有“真情指导,解决项目难题,高效审批,助力企业发展”的锦旗,这是自顺义区生态环境局将“碳评”纳入工业项目环评以来,帮助企业实施“碳评”、改进生产工艺、降低能耗取得的一个成功实践案例。送锦旗的北京微构工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刚刚成立两年的企业,在建设过程中,为提高产品竞争力,急需进行改扩建,上马新产品,此时恰逢顺义区生态环境实施“碳评”“环评”一体化政策,而企业对于“碳评”工作一无所知,为帮助企业按照新环评要求推进改扩建工程,顺义生态环境局第一时间为企业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在企业积极配合下,很快确定了企业新改扩建项目的全部碳排放来源,第一时间绘制流程图和表格识别碳排放节点,基于二氧化碳的产生环节、产生方式和治理措施,进行碳排放量核算,为环评提供了准确数据。在后期环评报告编制过程中,双方反复确认数据、减排方案等内容,企业全程积极参与减排行动。“实施‘碳评、环评’一体化对企业来说是好事,不仅有助于改进生产工艺、降低能耗和成本,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更能使产品符合新时期市场的准入标准,有助于企业拓展新时期市场,增加产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北京 中创碳投为首都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为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展示首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多领域取得的卓越进展,“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北京,百余名来自中央及地方的媒体参与。作为此次调研的重要一站,采访团日前走进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创碳投),深入了解公司在助力高质量发展,推动“双碳”目标中的实践。中创碳投董事长唐人虎热情接待了到访的媒体,带领采访团深入探索企业如何通过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为全社会各行各业提供绿色转型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他讲述道,中创碳投诞生之初,就希望做人与环境的链接,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和低碳商业模式的开拓解决复杂的碳减排挑战,将绿色理念落实到每一个产业环节中。“2010年选择在东城区东城园歌华大厦922成立中创碳投,与2020年9月22日国家提出的‘双碳’目标似乎有着某种缘分。依托东城区优越的营商环境、政策支持和浓厚的文化创新氛围,中创碳投首批进入中关村东城园创新型高成长企业培育计划‘紫金计划’,立足东城,放眼全球,深耕低碳领域十四载,成为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贡献者,并逐步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唐人虎表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需要解决能源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首批省级试点!盐城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榜
近日,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财政厅和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发布《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首批省级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名单的通知》(苏发改资环发[2024]949号)。确定6个县(市、区)、35个园区、30家企业为首批省级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盐城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功入选。  盐城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国唯一以“环保”冠名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出台后,在江苏沿海地区重点规划布局的唯一环保产业基地、国内最大的环保产业基地,是环保产业领军企业聚集最多、产业发展层次最高的环保专业化园区。 开发区以“节能环保”产业为底色,协同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型交通等主导产业,突出精密结构件、节能环保装备等产业链培育,走出了一条“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绿色发展之路。先后获得国家环保装备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等国家级品牌荣誉11项。由落户园区的清华大学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团队和中创清源、中建材环保研究院等园区企业参与研发的“工业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深度治理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开发区将以探索建设(近)零碳产业园、碳排放统计核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欠账”这样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有了更多“新解法”
谁破坏生态环境,谁就应该承担生态修复责任。近日,南京市栖霞区的一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方式很“新颖”。某从事中药饮片代煎服务企业,因膏药煎制过程部分废气未按环评要求有效收集处理排放,产生的异味遭到周边群众投诉,依法应当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经过磋商,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决定让该中药企业以开展中医把脉义诊和环保宣传的方式履行赔偿责任。这种做法可谓一举三得,既发挥了企业的特长优势,更好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也加强了企业与周边居民的相互理解,宣传了环保理念,同时也减轻了企业经济负担,加大了对中医药相关产业的扶持。事实上,传统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一般为实地生态修复,以及直接支付赔偿金。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额有时通常比较大,可能会超出企业的承受能力。同时,也会出现生态环境无法修复、无法现场修复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因此,探索、设计多样化的赔偿方式,找到责任方承担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新解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探索出替代性修复新路径,在运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记者注意到,除了上述发挥企业优势开展公益活动外,在没有经济能力承担生态修复,且赔偿数额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北京经开区构筑“智慧管家”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经开区依托大数据智能管理平台实现对全区固体废物降废管理,开展试点建设以来,已有500余家注册填报固废数据,共计20余万吨。”近日,北京市经开区生态环境建设局副局长赵荦荦在总结“无废城市”建设成果时,介绍了近年来的试点经验。把“固废”转化成“数字”,大数据智慧平台当“管家”早在2019年4月,北京经开区就已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经过五年的试点建设和探索,经开区在全国率先搭建了涵盖企业端和管理端的“一规完善分类、一网数据尽统、一单全程跟踪、一键资源匹配、一表分级评价”固废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智慧管家”平台。运行以来,各功能模块持续优化,平台升级工作顺利推进,促使企业形成了主动按月填报工业固废数据的习惯,进而驱动区域营商环境协同优化。据赵荦荦介绍,依据该平台主责部门能够进一步完善辖区固废信息化管理,重点对企业填报数据与政府现有数据进行汇总、判断、归类、分析,为管理及决策提供支持,从而制定科学的管理模式、出台有效的管理政策、解决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减污降碳为引领,“无废细胞”倒逼企业改造升级大数据智慧平台通过对不同企业产生的固废数量及种类、危废产生数据及原材料、能源及水消耗情况进行定性定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这场律师培训会为何吸引生态环境法治领域关注?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中国环境法治公益平台“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律师生态环境法律能力提升培训班”于10月11日—13日在江西省赣州市举办。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副司长燕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秘书长刘春龙,赣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飞,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环境、资源和能源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周塞军,江西省律师协会会长廖泽方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词。燕娥表示,律师作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在维护当事人合法环境权益、维护各项环境法律的正确实施、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此次培训活动对切实提升我国律师在环境法治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业务水平,推进中国环境法治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刘春龙介绍,“中国环境法治公益平台项目”于2018年启动以来,已培训法官、检察官、环保社会组织成员、律师、生态环境行政部门人员超过1300人。继去年首次开展律师环境法律能力提升培训活动之后,今年继续举办,旨在助力环境律师自我提升的同时,帮助环保社会组织进一步提升运用法律工具参与保护环境的能力。“生态环境法律业务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是律师行业的小众业务,即从事的律师少,熟练精通业务的律师少,业务支持律师生存的能力弱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共 4025 条
1819202122
跳至 页
logo_kcomber
©2023~2023 Kcomber,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