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相关标准中,产品碳足迹的定义为“产品系统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温室气体清除量之和,以二氧化碳当量(CO2eq)为单位表示”,其目的是量化和报告产品在原料、制造、运输、销售、使用、废弃和回收等全生命周期或部分生命周期阶段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总量,以及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从范围看,产品碳足迹不仅包括产品生产阶段,也包括整个价值链(包括上下游过程)内的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相关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过程,这些阶段从资源的开采和原材料的采购开始,一直延伸到产品的生产、使用和最终废弃等各个阶段。根据特定产品的碳足迹种类规则标准,产品碳足迹核算和报告过程一般包括“系统边界确认”“数据采集”和“量值核算”。产品碳足迹量化后,需持续追踪产品碳足迹绩效,以促进持续降低产品碳排放量。适宜时,按照规定的程序与内外部相关方开展足迹信息交流。以常见的涤纶纺织产品为例,首先需要明确产品碳足迹核算的系统边界。当以从“原料获取”到“产品制造”部分生命周期阶段为边界时,涤纶纺织产品的核算边界包括原材料获取、原材料运输以及产品生产三个生命周期阶段。其次,在确认边界后,就需要分阶段对生产涤纶产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