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品与服务关于我们联系方式
反馈
登录
注册
登录
注册
三
中国碳信用平台
最新资讯
在线数据库
报告
分析工具
个性化服务
通过关键字查询:
查询
新闻统计
或者,按地区、行业或新闻时间过滤我们的产品:
地区
行业
一个关键字加上过滤器将缩小您的搜索范围.
泰兴首座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在启动建设
近日,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泰兴经济开发区自来水厂二期综合楼启动建设。这一项目不仅实现了江苏省泰兴市超低能耗项目零的突破,而且被住建部确定为中瑞零碳建筑项目第二批示范工程,获得2024年省城乡建设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超低能耗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围护结构,采用高效新风热回收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并能满足绿色建筑基本要求的建筑。据介绍,泰兴经济开发区自来水厂二期综合楼项目使用功能包括展览、会议、餐饮及住宿,以“建筑运行零能耗+建造方式低碳化+水及固废处理资源化”为核心理念,通过建筑轻量化及装配式装修,实现建造方式低碳化;通过采用分质供水、分级协同处理及本地资源化利用的可持续理念,实现污水源头处理及循环利用,达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通过设置低碳综合管理平台,接入智慧能源、环境监测、碳排放监测等子系统,实现对楼内能源和环境统一管理。“项目建造设计根据泰兴夏季闷热、冬季寒冷干燥等气候特点‘量身定制’。”项目建设单位中建水务有关负责人说,根据团队对项目运营期间采暖、空调、设备、照明等系统的能耗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以生态环境数字化提升环境治理水平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强调,要“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多地综合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推进生态治理,既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提供了技术支撑,也有助于不断提高“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监督治理一网统管、行政运行一网协同”的水平和效能,以“数据多跑路助力群众少跑腿”,实现了生态环境智慧治理和政府运行协同高效。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国数字生态文明建设起步晚,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有:一是生态环境数字化前瞻性不足,基础能力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全方位、智能化、精准化的生态系统感知能力。二是生态环境资源数据体系还不够健全,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协同不足。三是大数据平台建设和污染溯源解析等监测数据系统尚未建立。当前,生态环境保护正处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亟须加快数字技术和数字化手段与生态环境保护深度融合,推动生态环境服务、监测、监管、决策各个环节实现数字化,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体系,以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消费端尚未突破试点阶段,可循环快递包装如何实现规模化利用?
可循环快递包装是解决快递行业一次性污染问题的良策,行业内多家企业也在不断推出新类型的循环快递包装,期望通过循环使用减少资源消耗和碳排放。10月9日是世界邮政日,环保机构“摆脱塑缚”以此为契机,就可循环快递包装推广的最新发展现状、应用场景如何扩展等问题对可循环快递包装链路相关方进行了解。调研发现,面向商业端的可循环快递应用更普遍,而面向消费端的可循环快递应用还暂未突破试点阶段。链路相关方表示,目前的回收方式并不利于循环快递包装的规模化应用,亟需形成一个全行业的回收体系,并配套建设更加高效的回收设施。政策密集出台,推动可循环快递包装快速发展近年来,快递业务量迎来飞速增长,一次性快递包装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问题也与日俱增。快递物流包装,是一次性塑料包装的使用“大户”,也是物流企业减塑的重要“战场”。随着国家“双碳”战略不断深化,快递的绿色化加快发展,尤其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可循环快递包装这种新模式逐渐发展起来。2020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首次强调“积极推广可循环包装产品和物流配送器具”。同年年底,发改委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意见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茂名石化建成炼化产品碳足迹数据库
中化新网讯 近日,中国石化碳资产管理系统推广提升项目——茂名石化碳足迹实施项目投用,包括47种炼油化工产品的碳足迹数据库,实现生产过程各环节碳排放量可视化,为相关产品出口、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供数据支撑。2023年11月,茂名石化组成攻关团队,依托石科院、节能服务公司团队的碳足迹方法学和测算经验、石化盈科碳排放管理平台,在石化智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该项目。攻关团队通过模型调整、流程核对、数据核对、算法比对等手段,建设318个装置模型、1921个物料模型、673个物料移动模型、104个能源装置模型、454个能源活动模型、155个完善碳排放基础设施模型,形成2个生产碳足迹流程总图,将碳足迹计算结果偏差控制在1%左右。下一步,茂名石化将深化系统应用,持续打磨碳足迹报告、碳标签等功能,助力绿色低碳生产。
来源:中化新网
1年前
苏州创新“光伏+净水厂”融合模式 每年减碳逾两千吨
江苏省苏州市近日召开“汇聚全球资源,打造万亿级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苏州高新白荡水质净化厂的分布式光伏项目作为苏州市新能源十大应用场景及首批典型案例在会上发布。据悉,白荡水质净化厂位于苏州高新区浒墅关。从空中俯瞰,白荡水质净化厂的污水处理池上加装了成片的“棚顶”,那是连绵的光伏板。这是江苏省首个索结构柔性支架分布式光伏水质净化厂上盖项目,于2023年12月实现并网发电。“光伏+净水厂”的“水光融合”模式是这一光伏项目的特色标签。据苏州高新水质净化有限公司白荡厂厂长魏俊介绍,这一污水处理厂有大面积的水处理池,年均耗电量较大。光伏项目利用厂区生化池等上方区域加装光伏板,有着得天独厚的空间优势。数据显示,电站产生的大约80%电量用于净水厂设备运行,20%余电并入国家电网。记者注意到,“创新索结构柔性支架”是项目得以完美呈现的技术支撑。由于厂区地下管网非常复杂,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场地空间,构建一个足够坚固、安全的光伏矩阵,成为建设团队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建设团队利用仿真模拟等先进手段,在池子上方撑起了一张高达10米、最长跨度约25米的巨大钢绞线骨架,在钢结构骨架上铺设光伏板。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昆山“碳12坊”通过零碳建筑测评
近日,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在北京举办了2024第一批零碳建筑项目发布会暨零碳建筑技术论坛。论坛上,长三角(昆山)国际低碳产业园区先导区(“碳12坊”)创新中心成为全国首批测评通过的16个零碳建筑项目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唯(改造类)获零碳建筑设计预评价认证的项目。零碳建筑设计标识证书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颁发,并经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专业测评。获得这一证书表明项目在“双碳”战略中的实践得到了建筑行业正式认可。记者了解到,“碳12坊”创新中心是长三角(昆山)国际低碳产业创新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昆山周市镇,规划空间为20.5平方公里,立足打造中国低碳发展国际合作先行区、长三角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新高地、(近)零碳园区高质量建设示范区三大定位,瞄准新能源节能环保、低碳服务三个方向。近年来,昆山市通过规划引领、闭合监管、示范带动、宣传教育等一系列举措精准发力,持续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绿色建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昆山市累计建成绿色建筑4336万平方米,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310个(其中三星级项目22个、二星级项目145个)。“碳12坊”创新中心属既有结构改造类大型公建项目,建筑面积3.6万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抓好制度落实,创新科技支撑,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2024年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学术年会综述⑤
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2024年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学术年会”日前在北京召开。本次年会以“聚焦建设美丽中国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主题设一个主会场,围绕生态文明基础体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主题设置4个平行分会场。来自相关部委、科研院所、地方政府、新闻媒体等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了会议,并围绕论坛主旨开展理论和实践研讨交流,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碳达峰碳中和是反映和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牛鼻子”、试金石,健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制度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与会专家认为,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健全相关制度过程中要统筹把握好碳达峰和碳中和关系,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抓好制度落实,创新科技支撑,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主战场,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必由之路,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必然选择。有的专家指出,能源转型涉及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一方面,要着力构建净零碳经济政策体系和基于可再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抓好制度落实,创新科技支撑,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2024年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学术年会综述⑤
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2024年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学术年会”日前在北京召开。本次年会以“聚焦建设美丽中国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主题设一个主会场,围绕生态文明基础体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主题设置4个平行分会场。来自相关部委、科研院所、地方政府、新闻媒体等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了会议,并围绕论坛主旨开展理论和实践研讨交流,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碳达峰碳中和是反映和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牛鼻子”、试金石,健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制度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与会专家认为,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健全相关制度过程中要统筹把握好碳达峰和碳中和关系,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抓好制度落实,创新科技支撑,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主战场,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必由之路,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必然选择。有的专家指出,能源转型涉及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一方面,要着力构建净零碳经济政策体系和基于可再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将理论共识转化为实践探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024年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学术年会综述④
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2024年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学术年会”日前在北京召开。本次年会以“聚焦建设美丽中国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主题设一个主会场,围绕生态文明基础体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主题设置4个平行分会场。来自相关部委、科研院所、地方政府、新闻媒体等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了会议,并围绕论坛主旨开展理论和实践研讨交流,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但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的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从源头上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大举措,是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障。与会专家认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要将理论共识转化为实践探索,从动力机制、支撑载体、路径方法等多方面加快推进改革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中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之一,不仅可以带来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还会带来新的生产关系、新方法及新生产要素。有的专家认为,新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以“含绿量”推动“含金量”——河北钢铁产业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突破
河北是钢铁大省,钢铁行业是河北省环保治理的主阵地。2022年,河北启动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面创A行动,倒逼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目前已有39家钢铁企业完成环保创A,数量居全国第一。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河北省钢铁企业的“含金量”也不断提升。减排放 创出绿色新颜值走进位于邢台市信都区的德龙钢铁有限公司,绿植花卉、创意雕塑随处可见,企业转型升级空出的废弃厂房和空闲地变成景观,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游玩。漫步在“花园式”工厂中,该公司环保部部长霍增河感慨万千:“以往车间火光四溅、热气熏人、烟尘重,车间工人必须穿耐高温工作服才能操作,用不了2个小时就得换班,参观更是不可能。”德龙钢铁有限公司航拍。岳文婷 摄2014年以来,德龙钢铁累计投入40多亿元,进行深度环保治理。2020年,德龙钢铁公司成为河北第一家环保绩效A级长流程钢铁企业,每年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超过100吨。同年,德龙钢铁文化园成为AAAA级旅游景区。“‘环保绩效A级企业’这块牌子是我们的无形资产。如遇重污染天气、错峰生产等特殊时期,可自主采取减排措施。生产相对稳定,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该公司党群综合部部长杨胜敏说。环境治理工作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共 4025 条
2526272829
跳至 页
logo_kcomber
©2023~2023 Kcomber,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