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品与服务关于我们联系方式
反馈
登录
注册
登录
注册
三
中国碳信用平台
最新资讯
在线数据库
报告
分析工具
个性化服务
通过关键字查询:
查询
新闻统计
或者,按地区、行业或新闻时间过滤我们的产品:
地区
行业
一个关键字加上过滤器将缩小您的搜索范围.
要闻动态全文实录 国新办举行《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12月11日(星期一)下午3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介绍《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谢应君(栾海军 摄)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谢应君: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近日,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为帮助大家更好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行动计划》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现在,我们先请刘炳江先生介绍情况。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徐想 摄)  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  谢谢主持人!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首先感谢大家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在这里向大家介绍《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的有关情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蓝天保卫战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要以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为主战场,大力推进挥发性有机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1年前
COP28 | 台达登场第28届国际气候大会周边会议
第28届国际气候大会(COP28)正于迪拜举行,台达今年第16度积极参与,此次以COP28大会主题之一“气候金融”策划议题,期望贡献创新金融层面的气候解决方案。在10日的周边会议(Side Event)上,与印度工商联合会(FICCI)、德国碳交易协会(German Carbon Trading Association)、全球环境气候信息研究中心(CDP)、国际排放贸易协会(IETA)以及加纳环境署代表同台,台达参与此次气候大会由首席品牌官郭珊珊领队,以公司落实内部碳定价管理机制经验,验证碳价在企业端亦是深具效果的减碳工具,呼吁各方正视碳有价观念,并尽速发展相关具体行动。实体会议同步在线直播,吸引百位国际气候意见领袖关注,交流热烈。台达携手国际组织共同于COP28举办周边会议,台达首席品牌官郭珊珊(左二)向国际分享台达内部碳定价实绩台达首席品牌官郭珊珊表示:“台达过往参与气候大会主要以节能技术作为对抗气候变迁的解方,今年增加企业面对气候金融趋势,分享内部碳定价经验,为减碳做出具体实绩。世界上500大企业内,有近一半使用内部碳定价来帮助实现减碳,台达自2017年便在全球采取影子价格支持更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重磅解读|“五个重大关系”与“四个重大转变”“六项重大任务”有何内在关系?
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五个重大关系”即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这既是实践总结,也是理论概括,蕴含着丰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内在逻辑,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的继承与发展注重总结经验,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中国现代化建设之所以伟大,就在于艰难,不能走老路,又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那就只有走科学发展之路。但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现成道路可走,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聚焦数字化转型 加速全球减碳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数字化转型的加快,全社会对数据中心计算资源的需求快速增长。云计算行业快速发展,成为当下数字经济的关键驱动力。但随之而来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也急剧增加。因此,降低自身碳足迹、助力用户减少碳排放,成为云计算服务重要的探索领域。12月1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迎来 “数字化转型主题日”。在当天举行的“数字经济与低碳发展”边会上,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赵冰表示,数字技术在提升环境治理效能、创新模式、支撑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广泛应用,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弥合数字鸿沟、构筑气候韧性”边会上,中国代表团高级顾问、外交部原副部长刘振民表示,当前,“数字化”和“绿色化”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主旋律。数字化发展的深入推进,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在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在发展数字技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通过系统谋划构建智慧能源体系与智能化绿色化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能源电力、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碳排放领域的深度融合,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绿电+绿氢”助力全球实现净零排放
“光伏发电预计覆盖未来70%的能源消费,但还有30%左右依然需要依赖化石能源,如钢铁水泥、航空运输、远洋货轮等领域。那么,在这些绿电覆盖不到的领域如何深度脱碳?隆基认为氢能就是这30%能源领域深度脱碳的最佳解决方案,基于此,隆基呼吁以‘绿电’+‘绿氢’助力实现全球净零排放。”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振国日前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联合国新闻直播间表示。李振国提到,世界气象组织《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显示,2022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平均值高出1.15℃,国际能源署《2022碳排放》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能源消耗和工业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碳排放量达到368亿吨的历史新高。在全球气候危机愈演愈烈的当下,“碳中和”已经从全球共识到全球行动。全球实现碳中和目标,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重要途径。通过抽水蓄能和充分利用现有灵活性资源,为化学储能降本让渡10-15年时间,直至化学储能的经济性可以支撑新能源调峰。“实现绿氢制造过程中的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化是当务之急。其中最关键的一环是降低绿氢生产中的电力成本并且使用绿色电力。光伏作为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第八届中国环保装备高峰论坛实现“会议碳中和”
近日,第八届中国环保装备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据了解,截至目前,中国环保装备高峰论坛已连续成功举办七届,已成为业内广受关注的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的环保装备领域品牌盛会。本报记者从会上获悉,本次高峰论坛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战略,积极践行零碳办会理念,秉承绿色低碳和节俭办会的理念,积极开展各项减碳工作。会议邀请捷碳(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技术单位对大会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核算认证,根据《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等标准要求,对此次大会各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进行核算(主要包括:会议举办全周期内净购入电力、参会人员差旅和餐饮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得出本次大会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约48吨二氧化碳当量,通过购买碳减排量抵消此次会议期间产生的碳排放量,最终实现“会议碳中和”,现场颁发会议“碳中和”证书。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苏雅拉图: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鄂尔多斯贡献(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迪拜12月3日电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边会11月30日在迪拜举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苏雅拉图在会上表示,新征程上,鄂尔多斯市将继续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治理议题的地方合作,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鄂尔多斯贡献。据悉,本次边会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美国)北京代表处、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主办,中美环境政策联合研究中心协办。苏雅拉图介绍,鄂尔多斯市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煤炭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占中国的1/6和1/3,风能、太阳能开发潜力在1.4亿千瓦以上,是中国重要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煤电基地、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力争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超过传统火力发电的装机总量。正在建设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先行先试探索建立法规标准体系。规划“十四五”末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5000亿元,每年可消纳绿电100亿度、减少碳排放1亿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苏雅拉图介绍,经过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1年前
云南发布电力交易用户绿色用电溯源方法地方标准 助力企业碳排放核算和产品碳足迹核查
云南省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电力交易用户绿色用电溯源方法》地方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创新性提出电力交易用户绿色用电溯源机制,在全国率先为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用电企业绿色电力消费进行溯源提供标准技术支撑。标准为云南省首次发布,将于2024年2月23日正式实施。云南省市场监管局标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标准由云南省发改委、昆明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填补了云南省电力交易用户绿色用电溯源方法地方标准的空白。标准旨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探索加快推动云南绿色低碳发展,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有序引导用户更多消费绿色电力,加强与碳排放权交易的衔接,研究在排放量核算中将绿色电力相关碳排放量予以扣减的可行性。该标准创新应用区块链技术追溯用电企业电力来源,精确记录绿色电力“从哪里来”(由哪个电厂发电)和“到哪里去”(由哪个用户购入),有利于识别绿色电力价值流转路径,推进绿色能源与绿色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通过标准指导绿色用电溯源工作,溯源结果将支撑可信绿色电力交易开展,助力企业碳排放核算和产品碳足迹认证,帮助打造“低碳园区”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2023双碳双控绿色生产力论坛在京成功举办——国内“双碳双控”制度和技术服务平台成立
12月8日下午,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等单位主办和承办的“2023碳中和绿色生产力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会上,国家级“双碳双控制度技术服务平台”正式成立,并发出了平台共建倡议书;与会领导、专家围绕加强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建设、健全碳排放双控各项配套制度、建立和实施碳排放双控制度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国家级“双碳双控”制度及技术服务平台成立在本次召开的“2023双碳双控绿色生产力论坛”上,围绕“双碳双控”这一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中生协绿色生产力工作委员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中国石油学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中心等论坛主办协办机构共同宣布创建国家级“双碳双控”制度和技术服务平台,该平台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中心主导,对全国涉及碳排放企业制定行业碳排放标准,对企业减排进行评估、认证。本次论坛上,本着绿色、低碳、循环的原则宗旨,首批26家具有绿色创新力、绿色生产力、绿色影响力的科技型企业正式入驻平台,这些企业将以高质量硬核技术助力平台建设,推动“双碳双控”目标达成。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发言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在发言中强调:“既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规避经营风险,护航化工企业行稳致远——写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乙二醇期货上市5周年之际
  2018年12月10日,乙二醇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上市5年来,伴随着产能大幅扩张,乙二醇期货产业客户参与度逐年提升,价格发现功能充分体现,在帮助产业链企业规避经营风险、稳定市场预期、提振行业信心、提升国际话语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供需面转至宽松 进口依存度降低  5年来,乙二醇经历了明显的产能扩张周期,从之前的供需平衡、阶段性偏紧逐步向供应过剩格局演变,进口依存度逐年降低,产能利用率也有所下滑。  中信期货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乙二醇产能近1055.5万吨,而到2023年年底乙二醇产能将达到2877.5万吨,5年间产能平均增速近18.2%。同时,乙二醇进口量由2018年的980万吨降至2023年的700万吨,进口依存度由57%下行至2023年的30%,乙二醇装置平均开工率由2018年的70%降至2023年的60%。  另外,受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增速整体放缓,国内经济也面临压力,内外部需求受到明显抑制。从下游聚酯行业来看,2019年至2023年,聚酯产量增速平均为7%至8%,较2017年至2018年10%以上的增速有所放缓。  不过,今年
来源:中化新网
1年前
共 4025 条
284285286287288
跳至 页
logo_kcomber
©2023~2023 Kcomber,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