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品与服务关于我们联系方式
反馈
登录
注册
登录
注册
三
中国碳信用平台
最新资讯
在线数据库
报告
分析工具
个性化服务
通过关键字查询:
查询
新闻统计
或者,按地区、行业或新闻时间过滤我们的产品:
地区
行业
一个关键字加上过滤器将缩小您的搜索范围.
美媒:英国维珍航空客机以糖和脂肪为燃料,首次飞越大西洋
据《华盛顿邮报》28日报道,一架不使用任何化石燃料,而采用脂肪和糖作为燃料的商用客机首次飞越大西洋。报道称,这架英国维珍航空客机28日从伦敦启程,于当天下午降落在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与传统航班不同,该客机采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这种燃料由废弃脂肪和糖制成,其碳排放量比化石燃料少70%。目前,这种燃料的产量只占整个市场航空燃料总消耗量的0.1%,但专家预计,未来SAF将对航空业“零碳排放”转型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成本太高、产量太少,这架“100%SAF”客机目前只是“噱头”,无法推广。此外,SAF原料来源广泛,包括玉米、脂肪、城市垃圾等,虽然能比传统燃料平均减少一半碳排量,但除非在电池、液氢等技术上实现突破,否则仅凭SAF无法实现真正的“零碳排放”。(董铭)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当前,数字化和绿色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已成为全球发展的重要主题。推动生态环境智慧治理,推进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数字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趋势生态文明建设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涉及价值理念、目标导向、生产和消费方式等多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推进数字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有效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协同性,推动形成科学高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拓展生态环境治理的方法和路径。作为一种生态环境治理方式,数字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将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有机嵌入生态文明建设,在数字化与绿色化的深度融合中,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建设数字生态文明,重点在于统筹好数字化和绿色化的关系,推动二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推进数字化建设,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发现数据背后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教授任南琪:数字化赋能生态文明建设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赋能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数字化赋能生态文明建设,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深入挖掘、融合应用生态环境数据,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体系,全面提升环境治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推动形成绿色智慧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数字技术创新生态治理路径和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系统化的环境服务。生态环境的不可分割性及其关联要素的多元性,决定了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做到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通过高效的数据汇聚和人工智能、云计算、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环境治理所必需的统揽全局能力、顶层设计能力、监测感知能力、预警预报能力、智慧决策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为生态治理全系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COP28中国企业声音 | 满帮集团:数字货运助力公路运输碳减排
“满帮平台货车司机碳账户上线以后,中国货车司机正在实现从被动更换新国标车辆向提高满载率、降低空驶率、开通碳账户、碳积分变现的思想转变。”11月30日,满帮集团首席科学家陈朝晖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边会发言时表示。图为满帮集团首席科学家陈朝晖受邀出席COP28中国角边会并作主旨发言。据悉,这是满帮集团作为中国交通运输领域“绿色物流”的代表,连续两年受邀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陈朝晖代表满帮集团作了“数字货运助力公路运输碳减排的中国实践”的主旨发言,分享了中国货车司机碳账户的价值、“绿色物流+”服务体系,并联合中国船级社、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光大银行、中策橡胶、特来电、智加科技等发起了中国公路货运绿色可持续发展行动,再次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企业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创新实践与责任担当。从0到1再到N,中国100多万名货车司机将拥有碳账户陈朝晖现场分享了满帮集团近年来在科技减碳方面的探索。2019年,满帮集团在百万司机用户以及数亿订单中,发现了数字货运平台的减碳价值,并迅速成立“双碳”项目组,联合中国船级社探寻并论证货运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开门见喜”的气候大会,为何有的国家“谈钱色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11月30日在阿联酋迪拜开幕。而就在开幕日当天传来好消息——来自160多个国家的代表全体无异议通过正式启动“损失与损害”基金的动议,而这项里程碑式协议,将帮助到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资金问题是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最值得关注的重点。早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富裕国家们就曾做出“2020年开始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作气候融资之用”的承诺,但迄今尚未完全兑现。而在去年埃及沙姆沙伊赫,《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COP27)大会首次把“损失和损害”问题列入议程。COP27也最终决定,将设立为气候灾害引起的“损失和损害”基金。“损失和损害”基金在COP27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明确由早些年通过污染完成财富积累的发达国家补贴后发国家。但在COP27上,各方也只是笼统地表达同意,并没有敲定“谁出钱、谁受益、谁来管理基金”等关键性问题。各种不确定性也为这项基金的落实推进蒙上了一层“疑云”。但就在今年11月30日COP28的开幕会上,COP28主席苏丹·贾比尔博士表示,各国就“损失和损害”基金形成了进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认定为减排量还是零碳排放?亟待明晰绿证的环境属性
绿证的环境属性是什么?日前,有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绿证的环境属性尚不明晰。绿电的碳排放量,要么被简单认定为零,要么不单独考虑碳排放量,绿证属性定位亟待进一步明确。清华海峡研究院能源与环境中心特聘专家郑颖告诉记者,对于绿电和绿证来说,其环境属性究竟被认定为减排量还是零碳排,对于电—碳协同的意义重大。“这决定着未来绿电、绿证在碳市场将如何认定。与此同时,它也是电网排放因子计算的基础。然而,从相关文件的表述上来看,还未明确环境属性到底是什么。”认定不明绿证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其中,环境属性究竟是指什么?记者采访发现,有部分碳专家认为,根据此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联合发布的政策来看,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和水电等均为低碳排放发电来源,若仅将运输环节的碳排放量计入,将绿证表述为碳减排量更为严谨。例如,近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湖北省2022年度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案》指出,绿色电力交易凭证对应减排量抵销实际碳排放。对于配额存在缺口的企业可进行绿电减排量抵销。也有部分地区已明确将绿电认定为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空气污染仍是全球挑战
不久前,欧盟环境署发布报告警示称,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欧盟的大气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空气污染仍然是欧盟面临的头号环境健康问题。而放眼全球,空气污染问题更是触目惊心,且其发生与气候变化之间有着密切关联。一根据欧洲环境署最新发布的这份报告,2021年,97%的欧洲城市人口暴露在达不到世卫组织建议标准的空气中,欧洲有近40万人的死亡与空气污染相关。其中,PM2.5污染相关死亡人数为29.3万人,二氧化氮相关死亡为6.9万人,短期臭氧暴露相关死亡则为2.7万人。该报告首次详述了空气污染对不同疾病人群的风险。报告发现,PM2.5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尤为严重,二氧化氮对糖尿病患者危害最大。PM2.5指的是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汽车排放和牲畜养殖业等。PM2.5可以被吸入人体,进入血液循环。二氧化氮主要来自运输业,可损害肺部,并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臭氧则会损害呼吸道,加重哮喘等肺部疾病。20世纪90年代初,细微颗粒物在欧盟造成每年近100万人过早死亡。根据该机构的数据,到2005年,欧盟范围内仍有43.1万人因空气污染过早死亡。欧洲环境署在报告中指出,自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每年高达25万亿元,史上最大的资本再分配该如何推进?
“气候方面的资本迁移,不仅在数量上最大,也是最具复杂性的。需要在几百或几千个大型项目上进行投资,包括超大的海上风力发电场、电池和水电解超级工厂等。”11月30日,法国埃菲尔投资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法布里斯·杜蒙泰(Fabrice Dumonteil)在阿布扎布金融周可持续峰会题为《气候融资-历史上最大的资本重新分配?》圆桌讨论中表示。根据麦肯锡2022年的报告,为了实现净零排放,在2050年前,全球必须每年额外增加3.5万亿美元(约合25万亿元人民币),用于投资能源和土地利用系统的实物资产。这也使得气候融资被形容为“历史上最大的资本再分配”。气候融资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所需资金的融通。它已吸引包括主权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机构在内的投资机构的广泛参与。“从投资者的角度看,这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希望能在中长期内产生并实现经风险调整后的强劲回报。”作为中东最大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之一,Investcorp的联席首席执行官里希·卡普尔(Rishi Kapoor)在同场论坛上表示。他将气候融资类对整体经济格局的影响,类比为数字颠覆(digital disruption)。里希·卡普尔认为
来源:界面新闻
1年前
贵州财经大学教授张再杰:依碳寻“迹”促进绿色转型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提出推动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完善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规则和标准体系。这对于加快提升我国重点产品碳足迹管理水平,促进相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引导绿色低碳消费,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碳足迹是观测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一项指标,在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重要应用。对于个人,碳足迹可以体现于开车上下班等日常行为;对于产品,可用于反映一件产品的环境友好程度;对于企业,可发掘企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对于国家,则意味着各行业碳排放量的总和。其中,产品碳足迹应用最广也最为关键,包括产品从原材料加工、运输、生产到出厂销售全流程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总和,是衡量生产企业和产品绿色低碳水平的重要标准。实施碳足迹管理,碳足迹的核算、评价、认证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一些国家逐步建立起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和认证制度,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也将产品碳足迹纳入可持续供应链管理要求。我国也在加紧开展相关工作,比如出台的《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碳足迹标准的相关要求,工信部发布的《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丁薛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世界气候行动峰会上的发言(全文)
丁薛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世界气候行动峰会上的发言(2023年12月1日,阿联酋迪拜)尊敬的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殿下,各位同事,很高兴作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特别代表,出席世界气候行动峰会。首先,我谨荣幸地转达习近平主席对阿联酋举办世界气候行动峰会的良好祝愿。习近平主席对阿联酋作为COP28主席国积极引领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表示高度赞赏,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八年前,习近平主席与各国领导人一道,以最大政治决心和智慧达成《巴黎协定》,开启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中国一直重信守诺,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重要贡献。我们大力推进绿色发展。2022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超过51%。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全球第一,保有量超过1800万辆、占世界一半以上。我们深入推进能源革命。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提高至50.9%。全面停止新建境外燃煤电厂,供应了全球50%的风电和80%的光伏设备。我们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安排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专项资金超过12亿元人民币,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各位同事!气候变化挑战面前,人类命运与共,各方应增强共同应对的决心和能
来源:中国环境网
1年前
共 4025 条
300301302303304
跳至 页
logo_kcomber
©2023~2023 Kcomber,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