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郁娟“如果不挖煤的话,我们还能干什么呢?” 当李莹问矿区工人未来如果要转型,他们想做的职业时,大部分工人这样回答。李莹是山西本土非营利机构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下称科城)国际交流中心的主任,近期曾在山西多个县市走访矿区工人,调研碳中和目标下煤炭行业逐步退出将带来的影响。11月23日,她在博众智合能源转型论坛、能源基金会举办的《中欧公正转型对话-就业挑战》会议上分享调研观察。受影响的不仅仅是矿工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承诺将在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国将在“十五五”时期(2025-2030年)逐步减少煤炭消费,到2060年将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80%以上。煤炭相关产业的就业人数将因此受到影响。李莹在会上介绍,据科城在《山西省典型县域公正转型》报告中的预测,到2035年,山西煤炭工人数量相比2020年将减少40万人。上述报告显示,这一规模预计主要来自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的自然挤出效应。2035年后,“双碳”目标下的煤炭压减政策,将成为影响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