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动力电池短刀化后,蜂巢能源在储能领域也将实行短刀化产品战略。10月25日,蜂巢能源官微宣布,其全球首款飞叠短刀325 Ah储能电芯于当日在成都基地下线。该款储能电芯采用短刀结构设计,基于飞叠技术制造,体积能量密度为165 Wh/Kg,循环寿命12000次。蜂巢能源表示,该款电芯的下线,标志着其在推动储能全域短刀化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短刀电池为蜂巢能源在2019年推出的一款全新电池品类,也是其主打单品。2021年,蜂巢能源在其第二届电池日上宣布,未来将实现全域产品短刀化;同年,其实现了第一代短刀磷酸铁锂电池L600的量产下线。按照封装方式不同,电池可分为圆柱、方形和软包等多种类型。短刀电池为长薄化方形电芯,采用叠片工艺,尺寸涵盖300mm-600mm。蜂巢能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红新曾将短刀电池的优势总结为三点,首先是体积能量密度的提升,因为它的成组效率更高;其次,短刀产品会减少连接件和结构件,降低电池系统的整体成本;同时,短刀化能提升电池的安全性,电池厚度对安全性的影响很大,越薄的电池越安全。飞叠是蜂巢能源在2022年发布的第三代高速叠片技术,得名于其采用极片飞切和极片飞送技术,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