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品与服务关于我们联系方式
反馈
登录
注册
登录
注册
三
中国碳信用平台
最新资讯
在线数据库
报告
分析工具
个性化服务
通过关键字查询:
查询
新闻统计
或者,按地区、行业或新闻时间过滤我们的产品:
地区
行业
一个关键字加上过滤器将缩小您的搜索范围.
对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689号建议的协办意见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席曼莉代表提出的第689号建议由我厅负责协办,经认真研究,现提出如下办理意见:一、构建全产业链近期,我们编制了煤焦化工产业链,已建议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纳入重点产业链管理,推动焦化企业全产业链一体化建设,推进焦炉煤气、煤焦油、粗苯等副产品精深加工,向煤基新材料、精细化学品等产业链下游延伸、价值链高端攀升,实现焦化产业从“高耗能、高排放、低附加值”向“低能耗强度、低碳排放强度、高附加值”转变。二、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厅持续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持力度,2018年以来累计对鄂托克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类6个项目给予专项资金支持4980万元。其中:园区污水处理项目2个,支持资金1380万元;管网类项目2个,支持资金2390万元;智慧园区建设项目1个,支持资金960万元;固废渣场项目1个,支持资金250万元。2023年我厅将继续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给予专项资金支持,目前已完成项目评审工作,对符合支持方向和条件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继续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2023年5月6
来源: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1年前
...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强调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 李强王沪宁蔡奇出席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7月11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深化农村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关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石油天然气市场体系改革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   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我们主动作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举措,要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聚焦投资、贸易、金融、创新等对外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积极主动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要锚定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目标,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为主线,加快补齐农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年前
国家发展改革委约谈部分地区节能主管部门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十四五”能耗强度下降进展滞后分别约谈浙江省、安徽省、广东省、重庆市节能主管部门负责同志。约谈指出能耗强度下降是“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约束性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重要标志。要紧盯“十四五”能耗强度下降目标任务,严格实施节能审查,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深入开展能效诊断,进一步加强可再生能源消费,坚决杜绝以节能、“双碳”为名“一刀切”限制企业用电。“十四五”时期,自治区发改委坚持系统谋划、立体推进,优化完善能耗双控政策体系,节能工作取得良好开局。构建形成贯穿产业准入、用能管理、预警调控、改造淘汰、电价机制、责任落实等全过程和各领域的一揽子政策体系。建立能耗预算管理制度,以明确的用能预期统筹节能管理和项目建设,形成用能管控长效机制。突出能耗强度导向,建立项目节能审查能耗强度标杆值政策,引导能耗要素向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质量项目流动。出台《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节能工作责任清单》,压紧压实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重点企业“三个责任”。2021-2022年,全区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1.4%,完成“十四五”目标进度74.6%,位居全国前列。同时,经济保持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年前
重点石化企业碳排放纳入核查范围
  中化新网讯 10月18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石化、化工行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企业纳入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范围,并要求于每年12月31日前完成企业碳排放报告核查工作。  《通知》提出,在核算企业层级净购入电量或设施层级消耗电量对应的排放量时,直供重点行业企业使用且未并入市政电网、企业自发自用(包括并网不上网和余电上网的情况)的非化石能源电量对应的排放量按0计算,重点行业企业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通过市场化交易购入使用非化石能源电力的企业,需单独报告该部分电力消费量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包括《绿色电力消费凭证》或直供电力的交易、结算证明,不包括绿色电力证书),对应的排放量暂按全国电网平均碳排放因子进行计算。2022年度全国电网平均碳排放因子为0.5703吨CO₂/兆瓦时,后续年度因子通过管理平台发布。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通知》的发布预示着下一批全国碳市场参与者即将入场。其中,《通知》提出的“对于直供重点行业企业使
来源:中化新网
1年前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 共建“一带一路”为欧洲带来机遇与稳定
.TRS_Editor oldsrc="W020231020512230712545.jpg" src="./W020231020512230712545.jpg"/>   游客在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前拍照留念(2023年8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学军摄)  增福祉 oldsrc="W020231020512230889207.jpg" src="./W020231020512230889207.jpg"/>   2022年7月13日,在黑山首都波德戈里察,人们在黑山南北高速公路优先段通车仪式上观看烟花表演。(新华社记者石中玉摄)  强经济 oldsrc="W020231020512231328892.jpg" src="./W020231020512231328892.jpg"/>   这是2021年5月27日在匈牙利考波什堡拍摄的100兆瓦光伏电站。新华社发(弗尔季·奥蒂洛摄)  可持续 促交流  十年来,“一带一路”在欧项目落地开花、拾级而上,不仅质量过硬,也在不断加大生态环保领域的投入力度,助力欧洲地区共建国家实现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目标。  国家电投上海电力完成了对马耳他
来源:中证网
1年前
专访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毛涛:大企业建设绿色供应链可带动中小企业一起“变绿”
10月19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在2023绿色供应链暨气候行动论坛上发布的报告显示,在环境信息公开的引导下,十年来在华绿色供应链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为中国环境治理和全球气候行动提供积极助力。 展望下一个十年,IPE分析国家相关文件,提出绿色供应链管理有望成为中国工业领域协同落实双碳目标、协同降碳减污的重要抓手。 围绕我国绿色供应链建设这一主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毛涛。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毛涛在论坛现场发言 图片来源:每经实习记者 石雨昕 摄 绿色供应链建设中采购是关键环节 NBD:在绿色供应链建设过程中会涉及采购、生产、物流、设计等环节,您认为哪个环节是最重要的?有哪些难点? 毛涛:绿色供应链建设过程中,采购是最重要的,采购的力量可以推动上游供应商实现绿色环保。难点在于,只有采购量足够大,才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否则很难影响供应商。企业绿色采购也会增加一些成本,如何在终端市场通过税收或者其他鼓励政策平抑成本就显得非常关键。 NBD:目前我们有哪些政策措施可以降低企业采购成本促进
来源:每经网
1年前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碳市场强烈呼唤诚信
10月20日,第三届“碳中和高峰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碳榜单发布会”在北京举办。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双碳”设计容易产生一些误区和碳监管的挑战。首先,二氧化碳的寿命超过500年,任何的固碳或者碳交易都要注意时限;其次,碳检测一定要注重全生命周期;第三,不同场景进行的碳检测、碳交易都需要精心设计,需要有方法学的研究在先,而且这个方法学要向国际靠拢;第四,碳交易必须基于科学的碳检测和碳监管。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仇保兴在演讲中介绍,对于“双碳”路线图的总结可以概括为七点: 第一点,路线图的制定和碳监管完全是一种新的、跨学科的创新研究,没有捷径可以走; 第二点,“双碳”要靠“双创”引领,所有企业主体都可以参加,大部分减碳的新产业、新产品、碳交易模式和科技都在未来; 第三点,“双碳”要对固有的知识进行更新; 第四点,建立一种新的碳监管的体系; 第五点,要排除伪减碳、虚减碳、“漂”绿、碳数据造假等,长期的斗争过程中隐藏着大量新产业,所以碳市场强烈呼唤诚信; 第六点,城
来源:每经网
1年前
ESG一周 | 国家能源局开展可再生能源试点,全国碳交易市场价格创历史新高
ESG政策 1、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的通知》 10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的通知》指出,到2025年,组织实施一批技术先进、经济效益合理、具有较好推广应用前景的示范项目,推动形成一系列相对成熟完善的支持政策、技术标准、商业模式等,有力促进可再生能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点评:开展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促进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这也将对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推动全球实现低碳、可持续的能源转型。 2、市场监管总局发文推动质量认证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印发《关于统筹运用质量认证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旨在进一步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认证制度体系建设,优化制度供给,规范认证实施,全面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点评:该实施意见将有助于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认证制度体系的建设,规范认证实施,提高认证的有效性和公信力。通过优化制度供给,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
来源:每经网
1年前
专访阳平坚:“碳关税”当前对我国外贸整体影响有限,但部分行业出口企业受冲击较大,需关注欧盟新电池法对我国新兴产业影响
10月19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在2023绿色供应链暨气候行动论坛发布了第六期供应链气候行动CATI指数年度报告,显示在环境信息公开的引导下,十年来在华绿色供应链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为中国环境治理和全球气候行动提供了积极助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10月1日起,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过渡期的实施细则生效,当前确定的征收范围包括钢铁、水泥、铝、化肥、电力和氢六大行业,这对我国相关行业和企业将产生什么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在论坛期间对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社会学研究室主任阳平坚进行了专访。 阳平坚 图片来源:受访者 碳边境调节机制是新型的“绿色壁垒” NBD:对于CBAM的出台和实施,您如何评价? 阳平坚:CBAM出台旨在遏制“碳泄漏”和保持欧盟产品竞争优势。 2021年7月,欧洲委员会提出了“Fit for 55”,即为实现欧盟在2030年至少减少55%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承诺而构建的一揽子计划,其中包含CBAM的立法提案。 目前,国际上并没有为“碳泄漏”划定责任主体的规则可供遵循,而不同国家气候政策不平衡导致的不公平竞争也的确
来源:每经网
1年前
【EATNS动态】2023年EATNS碳管理体系专家委员会和评定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成功召开
2023年10月17日上午,EATNS碳管理体系专家委员会和评定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成功召开。以冰川学家和气候学家秦大河院士为首的多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就提升国际影响力、推动数字化系统、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动人才教育等促进EATNS碳管理体系建设与发展的议题展开讨论。EATNS碳管理体系专家委员会秘书处秘书长、上海环交所副总经理宾晖主持了此次会议。EATNS碳管理体系专家委员会主任秦大河院士致辞。他指出,双碳目标下,碳数据库的搭建、中国声音的国际化两项工作极其重要,希望大家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关注气候变化”三个维度着手,团结一切力量,共同走好中国的双碳路。EATNS碳管理体系评定工作委员会主任、上海环交所总经理刘杰就EATNS碳管理体系工作进展做总结汇报。刘杰表示,自碳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启动以来,碳管理体系已在常州、徐州、宜兴、蚌埠、台州、温州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多个地方政府的共同推进下落地实施。碳资信评价方面,上海环交所也已支持宁波、徐州等地启动碳资信评价相关工作并出台相关支持政策,目前已经有十多家银行采用碳资信评级,这是碳管理体系通过助力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
来源: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
1年前
共 4025 条
355356357358359
跳至 页
logo_kcomber
©2023~2023 Kcomber,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