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2023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 《报告》由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环境学院在腾讯及众多专家的联合支持下编写而成,通过对169项指标进行追踪,覆盖了全球197个国家,探讨了各国在碳中和目标、技术、资金和国际合作等关键指标上的表现,并独创性生成了1500余种代表不同公平原则的碳排放空间分配方案,用以评估各国碳中和目标与各种分配方案间的匹配度。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碳中和研究院减污降碳协同中心主任王灿教授表示,各国纷纷出台碳中和承诺,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各有千秋。当前行动距全球目标所需仍有差距,不同原则下各国弥合差距所需要的努力存在显著差异。 “碳中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从承诺到实施,评估碳中和进展十分重要。我们需要评估当前各国的行动力度,盘点行动的差距,需要识别碳中和转型的机遇和挑战,共享成功经验。”王灿认为,加速碳中和进展需要“行胜于言”,各国应加强区域和行业层面的碳中和目标出台,并推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国际合作,以便支撑全球和国家级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根据《报告》,目前全球碳中和进展仍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气候投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