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干部“根在基层”调研实践活动安排,8月21日至25日,我有幸与来自本单位和环境发展中心、气候战略中心等生态环境部系统单位的其他11位优秀青年代表一起走进济南,走近减污降碳“一本账”的实景现场,深入实地体会“双碳”战略的全新实践。
一、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应对,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调研团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想,看到最大的是变化,感受最深的是震撼,挂在嘴边最多的是“没有想到”。山东省委党校采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海绵城市、生态修复等多项世界先进的绿色节能生态技术,对标德国工业4.0标准规划建设,以“产学研、展供销”一体化的产业生态发展模式,集成了当前世界最前沿的设计理念、建筑技术。“海德堡”低碳社区和力诺智慧园区积极寻求新时代生态宜居综合治理新路径,打造全新智慧海绵城乡体系,大大减少了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的依赖,引领美丽乡村住宅新革命,让“不需要空调和暖气,房间全年有新鲜空气,不潮湿,无霉菌,四季室温都维持在人体最适宜的20~26度之间,节省90%以上的能源”成为现实,为未来城市发展建设提供了成功样板。
二、排放源跟踪监测,低碳行动随处可见
卫星遥感、地基遥感、无人机、移动走航、碳通量、碳同位素及手工监测等多种监测技术手段为辅助支撑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不断完善碳监测构架体系的同时,努力摸清城市碳排放量“家底”,让城市碳排放量有迹可循,有证可依,形成可推广、可应用、可示范的技术储备。可降解纸制作奖牌、可回收材料编织成垃圾桶……济南市生态环境局持续将头脑风暴转化应用落地,让一件件触手可及的低碳行为随处可见,创新实现个人“碳中和”,真正做到市中青,始终清。可以说,低碳城市的打造体现的是各级干部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能力和担当;反映的是群众舍小家、顾大家、求大义的善良和美德;带来的是城市升值、产业升级、人气升高的机遇和潜力。
“一扇门窗打开一个世界,一个产业带动一个城市”。济南市的低碳示范行动正积极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济南模式。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全国性、世界性的眼光和标准,开放的理念开展各项工作,是在新历史时期适应新要求、实现新发展的必然路径,也是架起中国与世界低碳产业合作的桥梁,用中国行动不断践行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