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碳排放双控还处于起步阶段,计量、标准、认证基础能力还较为薄弱,亟须加强重点行业碳排放监测、产品碳足迹核算、碳排放标准体系等建设。同时,欧美国家陆续出台碳关税、碳足迹准入门槛等政策,我国亟须建立健全产品碳足迹检测认证体系,推进碳足迹核算与认证国际衔接互认。
为了进一步加强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建设,夯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基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快建设碳排放连续监测体系。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加快研发高准确度烟气流量测量技术,扩大碳监测试点行业覆盖范围,增加参试企业,健全监测数据质量控制评价体系。构建全国碳排放在线监测管理平台,应用数字化技术实现重点行业碳排放数据实时监测、自动校验和智能预警。逐步将碳排放连续监测纳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核算体系,与核算法形成数据交叉验证,提高全国碳市场碳排放数据质量和报送效率。
二是全面加强碳排放标准体系建设。由政府部门引导,行业协会组织,龙头企业牵头,汇聚产业链上下游力量,抓紧研制火电碳监测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行业协会牵头搭建碳足迹数据中心,共享上下游数据资源,逐步建立重点产品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加快推进碳排放国际标准工作,鼓励龙头企业发挥技术和产业优势,依托国际标准化组织,积极主导制定碳排放国际标准,推进国内标准成果向国际标准转化。
三是加快建立健全产品碳足迹核算认证体系。定期发布国家、区域和省级电网排放因子,并形成动态更新机制。规范碳足迹核算认证机构市场准入管理,支持将碳足迹纳入绿色政府采购、企业绿色供应链建设和产品市场准入体系,鼓励采信国内第三方机构核算认证结果,培育我国碳核算认证服务龙头企业。与主要贸易伙伴建立碳足迹核算认证机构资质互认机制,提高国内认证机构国际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