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信用平台

江汉采油“余热+绿电”打造江汉油田首个碳中和示范点

来源中化新网
发布时间1年前

 “通过在王场联合站投产2套700千瓦压缩式热泵机组,以污水作为热源,有效回收利用余热,来替代现在的加热炉,既可以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又能够减少能耗,一举两得。”中国石化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生产运行部主任洪云福介绍,目前,王场联合站正加紧建设碳中和项目,积极打造油田首个“余热+绿电”碳中和示范点。

据了解,2套压缩式热泵机组利用余热加热原油,预计每年可取代伴生气28.6万立方米,消纳绿电800万千瓦时,碳减排5300吨。

王场联合站是江汉采油厂规模最大的联合站,日处理原油600吨,日处理污水6500立方米,集原油处理、原油存储转输、污水处理、注水输水为一体的综合性集油站。

该站内热负荷包括外输原油加热、2条卸油管线加热和热水伴热及扫线,加热负荷超过1366千瓦。联合站加热系统关系着原油外输加热、站内循环水加热扫线、原油外输伴热的重任,一旦加热系统出问题,就会让原油失去流动性,导致堵塞,影响产量。

以前,采取的加热炉需使用天然气,不仅会污染空气,而且存在着运行负荷率低的短板;同时由于加热炉普遍运行时间较长,盘管、烟管及换热器管束穿孔有时会发生穿孔,既影响生产正常运行,又让热效率变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能源已经成为今后世界上的主要能源之一。国家也大力发展新能源,鼓励用新能源来代替常规能源 。中国石化提出:推动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开展煤炭清洁化利用,优化风能、太阳能开发布局,促进清洁能源利用。油田企业推进地热、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利用,替代燃煤、燃油或燃气锅炉供热。

江汉油田积极落实国家和总部要求,大力推进降低天然气自用量工作。在江汉采油厂王场联合站提质增效项目改造中,油田按照新能源和油气工程项目同部署、同设计、同施工的原则,采取“余热+光伏”模式,在建设光伏项目供应绿电的同时,投产2套700千瓦压缩式热泵机组。

江汉采油厂生产运行部主任洪云福是此项目攻关技术总负责人,他在介绍这套工艺时说:“王场联合站投产2套压缩式热泵机组通过消耗一定量的高品位热源(高温烟气、蒸汽、燃气),将贮存于污水中的热能‘提取’出来为联合站供热,替代现在的加热炉。”

在建设过程中,江汉采油厂本着总体规划,科学布局,分布实施的原则,针对联合站多处系统性或局部工艺与时代发展要求不适应,存在高耗低效的实际,综合考虑站点功能、位置、改造工作量、效益等因素,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多方考察,结合生产实际,对地面系统从整体上进行系统性的优化调整,采用中心站集中脱水设计思路,将联合站上游王场、广华、浩口、高场各站点调整为分水站,简化站内工艺流程,实现连续密闭集输,为油田在王场联合站建设“余热+绿电”碳中和示范点创造良好条件。

“通过打造一批以王场联合站为代表的碳中和示范场站,逐渐减少伴生气利用,降低生产能耗,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绿色效益。”油田规划专家金燕波表示。

 

地区中国
(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