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这标志着我国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新一轮基础性、技术性、创新性投资消费大幕已经拉开。
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对于提振消费、拉动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如何处理被更换下来的产品不容忽视,一旦处理不当不仅会增加浪费,还可能留下生态环境安全隐患。很多时候,我们由于种种原因淘汰的某些产品,其他人完全可以重复利用。回收再利用具有非常可观的资源环境效益,仅以碳减排为例,有数据显示,一件衣服回收利用平均可减碳0.72千克,一部手机参与闲置交易可减碳21.34千克。鉴于此,在推动以旧换新的过程中,要完善循环利用体系,尽可能避免资源浪费,最大程度实现物尽其用。
在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主流购物方式的当下,线上二手交易平台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交易闲置物品的热情和闲置物品流通速度。但笔者发现,目前二手交易平台上,产品鱼龙混杂,真正的闲置物品往往很难很快出手。以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为例,其售卖的产品新旧混杂,闲鱼引流的商家,不少打着卖闲置物品的旗号卖新产品,而卖闲置物品的个人卖家往往得不到引流和关注,导致旧物难以卖出。平台上的旧物良莠混杂问题同样突出。不少高仿产品剪掉标签冒充正品,消费者真假难辨。很多消费者认为,闲置交易平台“水太深”,不敢轻易涉足。要打破二手商品买卖间的“肠梗阻”,一方面,需要交易平台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完善算法机制,精准匹配用户需求,让更多的闲置物品推送给有需要的人。另一方面,交易平台和监管部门需强化管理,加大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力度,维护消费者权益。
从闲鱼的用户画像来看,95后年轻人是闲置物品买卖的主力。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仍有消费潜力可挖。笔者发现,当前不少人对购买二手物品存在偏见。比如,“别人用过的产品不干净”“买二手产品不吉利”等。要打破这种传统观念,一方面,要加强宣传,让人们认识到购买二手商品不仅能实实在在省下银子,还可以大大减少碳排放和资源能源消耗,是为社会做贡献。另一方面,二手平台也可以通过建立社区等方式,增加用户黏性。比如,闲鱼中的“鱼塘”基于地理位置或兴趣爱好构建社区分享模式,让人们购买二手产品不仅是因为其便宜,更是因为买卖双方有情感共鸣。
对于使用多年,无法再利用需要被淘汰的产品,送到正规的拆解厂,使其中的资源得到回收利用,同样是循环再利用的重要方面。数据显示,每回收1吨废旧家电,拆解出的再生资源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约4.7吨。但是,目前我国的正规回收点还远远不足,有数据显示,我国废旧家电通过正规渠道回收,实现环保拆解和再回收的比例仅占20%左右。在很多小区,家电等的回收主要是“游击队”在发挥作用,这也带来了私自拆解等环境隐患。尽快建立正规回收点,实现环保拆解和再利用势在必行。
近日,闲鱼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每天都有400万件闲置物品在闲鱼上发布。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必将加快家电等消费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可以想见,今年会有更多被更换下来的家电等产品需要被处理。希望各方共同努力,尽快打通循环利用的各个环节,让淘汰的旧物找到归宿,得到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