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信用平台

厅局长谈举措 | 全面推动美丽江苏建设

来源中国环境网
发布时间1年前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蒋巍

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江苏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其中应有之义。江苏将按照本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以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担当,全面推动美丽江苏建设,努力在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上展现江苏担当、江苏作为,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走在前、做示范。

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江苏以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承载了6%的人口,产出了超过10%的经济总量,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已经进入发达国家标准,既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又要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展现江苏担当,必须更好地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增强空间规划约束力,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强化在环境准入、园区管理、执法监管等方面应用,建立健全从问题识别到解决方案的精细化差异化管控机制。增强高新产业牵引力,严把环境准入关口,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推进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实施工业园区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打造“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进零碳园区、零碳工厂以及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增强绿色能源驱动力,大力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加快推进现役煤电机组节能降碳、供热、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大力推进煤电行业清洁低碳转型。提升碳关税应对能力,积极探索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加快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的示范运用,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逐步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加快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从量变到质变。坚持以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重点,奋力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指标上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让空气更清新,年底前完成钢铁行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煤电行业机组全负荷脱硝改造、生物质电厂和生物质锅炉整治提升。推进水泥和焦化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垃圾焚烧发电提标改造,持续推进储罐高效呼吸阀更换。让水质更清澈,年底前基本完成长江和太湖流域入河(湖)排污口整治销号工作,完成淮河流域入河(湖)排污口70%整治任务。实施新一轮近岸海域污染物削减和水质提升三年行动。加快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改造,优化处理设施布局,推动污水处理厂开展新一轮提标改造。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城乡黑臭水体治理,有序开展农田退水治理,持续推进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和畜禽养殖污染排查整治。让土壤更清洁,完成7个国家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重大工程项目,严控耕地、在产企业、化工园区等新增污染,有序推进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着力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让生态更美好,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启动第二批“生态岛”试验区试点,统筹推进生态安全缓冲区三年建设计划。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让群众更满意,高质量完成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国家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继续围绕治理噪声、治理异味和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组织“两治一提升”专项攻坚;开展新一轮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异地暗访,切实把群众身边的烦心事解决好。

坚持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要求,持续抓好长江大保护和太湖治理引领性、标志性工程。充分发挥国家重大战略叠加交汇的优势,率先形成一批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践示范样板,尤其是紧盯长江大保护和太湖治理等“国之大者”,让美丽江苏成为最直接、最可感的展现。坚持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建立完善长江水生态考核评估体系,“一地一策”开展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统筹推进污染治理“4+1”工程、沿江产业转型升级、岸线整治和生态修复等工作,开展长江干流通江支流水质稳定达标专项行动,确保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并持续提升。推进太湖“外源减量、内源减负”。着眼打造世界级生态湖区,持续推动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行动方案落地见效。全面实施太湖主要入湖河流及上游骨干河流水质达标提升考核工作方案,进一步收严入湖河道水质目标,深入推进入湖河流溯源整治,削减入湖污染负荷。全面加强涉磷企业治理,建立全周期“磷账本”,扎实推进流域2万余家涉磷企业规范化整治。同时,抓好骆马湖、洪泽湖等重点湖泊综合治理,持续做好南水北调东线水质保障。

坚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固根本的事,扎实推动环境治理能力继续走在前列。去年,江苏省政府与生态环境部签署新一轮部省共建合作协议,我们将抢抓机遇,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大力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期,建设一批关键性、引领性项目。加快提升城乡生活污水等收处能力,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建设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加强各类监测数据联网共享。强化环保科研攻关,持续开展太湖治理、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等重点领域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研成果向治污攻坚举措转化。推动环境政策创新,加大污染物总量收储和统筹力度,完善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措施。持续加强法治建设,推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相关法规制度修订,出台100项生态环境标准推进世界一流园区企业建设。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全力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生态环境安全与应急管理“强基提能”三年行动,筑牢美丽江苏建设安全根基。

地区中国,江苏
(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