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品与服务关于我们联系方式
反馈
登录
注册
登录
注册
三
中国碳信用平台
最新资讯
在线数据库
报告
分析工具
个性化服务
通过关键字查询:
查询
新闻统计
或者,按地区、行业或新闻时间过滤我们的产品:
地区
行业
一个关键字加上过滤器将缩小您的搜索范围.
“十四五”石化行业将被纳入碳市场
专家建议:积极应对碳市场,摸清自身“碳家底”  中化新网讯 11月15日,2022石油化工行业低碳座谈会在线上举行。会议指出,碳市场是重要的市场型减排政策工具,用好碳交易机制是石油化工行业控制碳排放总量、降低减排成本、获得额外收益的关键途径。会议还透露,“十四五”期间,石油化工等行业将逐步被纳入全国碳市场。  “国际产业投资、能源市场、资金流动、贸易市场正在发生变化,全球碳市场格局正在重塑。”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表示,欧盟决定对进口的有机化学品、化肥、塑料等产品征收碳关税,给国内石油化工行业带来潜在且深远的影响。因此,建立健全碳市场既是我国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强管控重点行业碳排放总量的关键举措。据他透露,“十四五”期间,石油化工等行业将逐步被纳入全国碳市场。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产业发展部副主任李永亮指出,健全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有利于碳定价,这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基础。  “相较于命令型、财税型减排政策工具,市场型减排政策工具在成本效益、全面性、灵活性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更能精准控制碳排放。”北京中创碳投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世界银行国际
来源:中化新网
2年前
两项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文件征求意见
  中化新网讯 为切实提高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碳排放数据质量,完善数据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强化数据质量日常监管,生态环境部近日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核算报告指南》)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 发电设施(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核查技术指南》)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据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运行过程中,碳数据质量管理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别在碳排放核算与排放报告核查方面,存在核算技术规范繁琐,部分参数计算复杂,核算边界不清晰,核查难度大,核算报告核查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仍需进一步提高,碳排放核算质量控制体系亟待健全等问题。  他进一步指出,《核算报告指南》用于指导排放企业核算和报告发电设施相关排放数据和信息,进一步完善了企业数据质量控制计划内容,对数据确定方式进行补充;结合强化管理要求,对企业数据内部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内容进行细化。具体而言,《核算报告指南》优化更新的内容主要涵盖压缩核算技术参数链条、强化数据质量控制计划、强化存证与日常监管、增强相关规定的可操
来源:中化新网
2年前
碳市场配额分配方案征求意见
  中化新网讯 为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2021与2022年度配额分配工作,生态环境部近日对《2021、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配额分配方案是全国碳市场的重要基础制度,是保证碳市场健康平稳有序运行、实现政策目标的基石。”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方案》是统筹考虑国内国际面临的新形势、疫情影响、技术进步、电源结构优化、保障能源供应等因素,并结合第一个履约周期全国碳市场实际运行经验进行编制的。  “《方案》基于强度控制设计,不要求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绝对降低,而是基于实际产出量,即实际供电量越大,获得配额越多,不会对电力生产总量形成约束。” 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指出,《方案》鼓励大容量、高能效、低排放机组和承担热电联产任务等机组参与电力调峰,使其拥有较多的配额盈余,能在碳市场出售配额获得收益。  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相较于《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方案》整体上保持了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但在配额分配方法等方面进
来源:中化新网
2年前
【强国新赛道 踏上新征程】聚焦绿色低碳,高耗能的数据中心如何“瘦身”?
        党的二十大擎画了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付诸于扎实有力的行动,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上海经信领域落地生根、结出硕果。        为展示上海经信人敢为先锋、先行探索、带头突破,从11月开始,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与人民网上海频道开辟专栏,报道上海产业抢抓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数字经济新赛道,积极布局未来产业的典型案例和生动场景,用更具创造性的探索和实践,呈现“精神伟力”的奋斗画卷、“思想伟力”的精彩答卷和“实践伟力”的壮丽长卷,演绎中国式现代化。聚焦绿色低碳,高耗能的数据中心如何“瘦身”?        数字经济下的数据中心是什么样?走进位于浦东外高桥的万国数据全球运营指挥中心,和印象中“钢铁侠”不一样的是,满满科技风与太空感扑面而来,颇有科幻电影中太空舱指挥中心的味道。万国数据全球运营指挥中心        位于核心区中央的承重柱就像是全球运营指挥中心的“脊梁”,撑起的天花板上有一环环白炽灯圈围绕,灯圈下是一张圆形指挥调度台,每当模拟演练重大事件时,天花板周围常亮的蓝光就会瞬间变成红
来源: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年前
我省煤化工煤电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评试点成果初显
按照生态环境部关于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评试点的工作部署及省厅发布《陕西省煤化工煤电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要求,今年,省环境调查评估中心在环评处的指导下,通过试点研究,制订出我省煤化工煤电行业碳排放水平评价标准和方法及碳排放量测算方法,形成研究报告报送生态环境部。今年3月,调查评估中心组织召开我省煤化工煤电行业碳排放基准值与核算方法讨论会,确定了我省煤化工煤电行业碳排放水平摸底调查的企业名单,明确了以煤制甲醇、烯烃等主要产品为边界开展碳排放现状水平的调查核算;结合“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系列国家标准、发改委“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统一和规范了碳排放量计算主要参数的取值来源,完善了我省煤化工煤电行业碳排放量测算方法,并制定详细的试点方案。5月即编制完成《陕西省煤化工煤电行业碳排放水平评价标准和方法及碳排放量测算方法研究报告》。7月,调查评估中心配合生态环境部评估中心实地调研了榆林市煤化工行业企业减污降碳指标数据的填报和对接情况,用试点成果为我省煤化工行业减污降碳排放基准团体标准的研究制定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撑。 【责任编辑:[!
来源: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2年前
2022年8月全国碳市场:CEA总成交量547,987吨,总成交额3074万元
一、全国碳市场及交易信息1. 八月月度总体情况本月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547,987吨,总成交额30,740,436.00元。挂牌协议交易月成交量196,652吨,月成交额11,455,338.50元,最高成交价59.50元/吨,最低成交价57.00元/吨,本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58.00元/吨,与上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持平。大宗协议交易月成交量351,335吨,月成交额19,285,097.50元。截至本月,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95,146,927吨,累计成交额8,558,731,674.58元。2. 八月碳市场交易走势及分析在本月全国碳市场上碳排放配额(CEA)的实际价格走势为例,分析晓数碳价指数的运行状况。下图表分别为2022年8月1日到2022年8月31日晓数碳价走势分析及碳市场交易情况分析。根据碳市场实际交易数据,本月前几天浮动稍大,在中后月趋于稳定,全国碳市场虽有轻微波动,但整体在58.5左右浮动,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碳价走势平稳。从成交量来看,本月全国碳市场上CEA的日均成交量为2.3万吨,相较于7月的4.3万吨相比大幅度下降。大宗
来源:中国固废网
2年前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本级)2021年度单位决算
目录第一部分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本级)概况一、主要职能二、单位基本情况第二部分  2021年度单位决算表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二、收入决算表三、支出决算表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第三部分  2021年度单位决算情况说明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四、单位绩效自评情况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本级)概况一、主要职能(一)主要职能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职责机构编制的通知>》(云厅字〔2018〕94号),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更名为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工业
来源: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年前
聚沙成塔助力“双碳”落地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会议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表示,全国碳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但实现“双碳”目标的政策工具仍需不断完善且要落实到企业。  自我国向国际社会作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以来,全社会对碳达峰与碳中和表现出了极大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付诸行动。然而,化工园区里还有相当多的企业和员工仍然认为碳中和离人们的生活很遥远,与己无关;还有的根本就不知道为何要进行碳中和,更不用说如何参与了。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化工园区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其低碳转型的成效影响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全局,更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中之重。  公开数据显示,各类工业园区碳排放占全国总排放量的31%,深入挖掘园区绿色建设和发展的系统作用和集成效应,对全国实现既定脱碳目标至关重要。正因如此,对于化工园区来说,无论是碳达峰还是碳中和,都要形成良性社会互动,即园区、企业
来源:中化新网
2年前
积极效果展露 存在问题待解——碳市场运行一周年的观察与思考
  截至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已满一周年。从整体情况来看,碳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市场运营效果良好。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政策工具与落地平台,在历经一年的运行后,全国碳市场的重要性展露无遗,其产生的积极影响也充分体现。  其一,显著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无论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还是近年来能耗、碳排放“双控”要求,客观上均需要企业承担更多的成本。而碳市场初期提供的免费市场配额则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碳排放成本,进而间接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其二,全国碳市场能够促使我国碳排放总量下降。高履约率有效促进了我国温室气体减排整体目标的实现,在强化社会低碳环保概念的同时,为全国碳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日前,生态环境部召开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会议,对第一个履约周期的成效与经验进行总结的同时,重新分析形势,并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碳市场的诸多问题也随着新的工作部署而浮出水面。总体上来看,全国碳市场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碳市场交易产品结构单一,市场活跃度有待提高。首先,全国碳交易市场在第一个履约期表现出活跃程度有限的特点。其中,高履约率的背后还存在着“履约
来源:中化新网
2年前
全国碳市场周年成绩单出炉 CEA累计成交量约1.94亿吨
  中化新网讯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满一周年。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15日收盘,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约1.94亿吨,累计成交额约84.9亿元,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现货市场。  经过第一个履约周期的运行,碳市场打通了各关键环节间的堵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激励约束作用也已初步显现,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履约率为99.5%。截至2021年12月底,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45亿吨二氧化碳,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  另据统计,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以来,收盘价最低41元/吨,最高达到62元/吨。碳价从48元/吨起步,截至7月15日收盘价58.24元/吨,较首日开盘价上涨21%。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刘杰表示,“从运行效果来说,开市一年的全国碳市场整体节奏平稳有序,已初步显现了促进企业减排、形成碳定价的功能。市场价格的波动也在合理区间之内,能够比较好地反映市场实际供需。”  为提高全国碳市场的交易活跃度,业内普遍认为,全国碳市场应尽快扩大行业范围、引入机构
来源:中化新网
2年前
共 4025 条
398399400401402
跳至 页
logo_kcomber
©2023~2023 Kcomber,Inc. All rights reserved.